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ID:44528041

大小:671.3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3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A127,S32,C135.5,Fe56,Zn651.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钳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02屮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每消耗l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④电

2、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HCl>HBr>HlB.微粒的半径:Cr>Na+>Mg2+>Al3+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屮):HC1>CH3COOH>NaHCO3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c(OH)3胶体〉FeC^溶液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①加入氯水②加入KMnO4溶液③加入NH4SCN溶液.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4.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h先断裂为B产和B2,然后B产首先与CH2=C

3、H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L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2在盛有NaCl和Nal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D.BrCH2CH2ClA.BrCH2CH2BrB.C1CH2CH2C1C.BrCH2CH2I5.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02,反应后容器中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A.c.8a+2bD.6.下列各组溶液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f、ClI-B.pH为1的溶液:Cu2+.Nf、N03SO42-C.水电离岀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B

4、a2+>HCO3'BrD.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A产、CO32NO3-1.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02(g)+2C0(g)傕化剂2CO2(g)+S(I)A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SO?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2.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A.O.lmol/L与0.2mol/L醋酸溶液,c(H+)之比B.0.1mol

5、/LNa2CO3溶液,c(CO32-)与c(Na+)之比C.pH二10的Ba(OH)2溶液与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pH=3的硫酸与酷酸溶液,c(SO42-)与c(CH3COO)之比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3.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屈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回答:(1)推断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E?D的电子式.(2)写出A与D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的化学式.(3

6、)E、F、G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常温下,ImolA的单质在D的单质屮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在Fc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刈•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i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定大于nipB.剩余固体中一定没有单质CuC.加入稀硫酸前、后的溶液中肯定都有Fe2+D.加入稀硫酸前、后的溶液中肯定都有Cu2+.4.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屮,触摸试管有灼热感.

7、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由盘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1)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提岀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蜃.【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徭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实验过程(请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①収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