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96473
大小:232.8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22
《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练习:12《喀布尔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选修5/短篇小说欣赏(粤教版)
2、12
3、《喀布尔人》:一样的父爱空晨读表啄大学原文: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知止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⑤。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⑥;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⑧;致知在格物⑨。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⑩,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口。其本乱而末治者,
4、否矣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口,未之有也口!注释: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
5、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③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④知止:知道目标所在。⑤得:收获。⑥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⑦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⑧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⑨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⑩庶人:指平民百姓。□壹是:都是。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
6、道理(事情.做法等)。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
7、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读解: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
8、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
9、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J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三纲八目”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它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
10、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