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

ID:4447474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上传者:U-7604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_第1页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_第2页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_第3页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_第4页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上语文第一二三单元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在课文中积累语言。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來表达感情的方法。5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6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7积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教学重难点:1背诵默写积累的内容比较多。2学习课文表达特点,学习用联想和想彖来表达感受的方法。3掌握多音字会查字典,掌握字词字形、词义,能对字词进行灵活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本册一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屮容易错的部分。二、听写这个单元的生字。三、同桌互改。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五、课文重点★《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屮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屮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答:作者拜访的“朋友冇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小访友”为题口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Z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读读下而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徳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Z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4、屮心思想:作者与“山屮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小“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了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咅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从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喑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彖(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刖。六、复习查字典的方法。1、回忆三种杳字典的方法。2、教师出题,学生口头冋答。七、教师小结。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内容:第二组课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2回顾课文主要意思。3在课文中积累崔善,体会关键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了解课文写作顺序。5收集季羡林先生的作品。6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7积累关于名人爱国的名言。教学重难点:1•感受每丄体裁作品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的特点。2.回顾课文中哪些人,事能打动t己,为什么?教学过程:一、读木册二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止咅,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二、听写这两个单元的生字。三、同桌互改。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课文重点★《詹天佑》3、重点问题:(1)课文是从三个方面來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2)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4、中心思想:课写了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6、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怀念母亲》1、作者:季羡林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3、重点问题(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來入梦。(“频來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答「'频來入梦”的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來。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祖国,犹如孩了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口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和崇敬。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六、复习多咅字。1、找出课本中的多音字。2、学生口头组词。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七、教师小结。第三单元复习教案教学口标:1会写本组18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2学习木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來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讲读课外读物《绿山墙的安妮》。 4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5积累关于传统美徳的名言警句。教学重难点:1学习木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2体会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來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一、读本册三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止咅,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二、听写这个单元的生字。三、同桌互改。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五、课文重点★《穷人》1、作家作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3、重点问题: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门己的五个孩了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还没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來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口作口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问题: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法?解释词语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当时的心理?答:(1)本段写法:(心理描写),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a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來,b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4、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6、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勤劳能干,爱护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妇女。渔夫是一个(朴实善良,毅力顽强,热爱生活,爱妻子)的丈夫。7、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唯一的听众》1、作者:落雪3、重点问题:“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她为什么说口己耳聋?)答:a老人并没冇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岀“我”拉得并不好,更从哦”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哦”缺乏白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壮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咅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齐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T•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 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5、写作方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7、文章情节:木文记叙了“我”在一位咅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卜,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齐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六、复习同反义词。1、教师口头出题,学生回答。2、总结方法。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七、教师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