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下基层事迹

[精品]下基层事迹

ID:44427817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精品]下基层事迹_第1页
[精品]下基层事迹_第2页
[精品]下基层事迹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下基层事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闽同志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事迹材料高闽,男,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驻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乡小张庄村基层建设年帮扶工作组组长。该同志紧紧围绕工作主题,当“村官”、谋“村政”、助发展、办实事,克服种种困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一、不负重托,牢记崇高使命。今年2月14日,在全区基层建设年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上,高闽同志受区委组织部的委派,代表全体下基层人员表态发言,在授旗仪式上,从区委书记王东印同志手

2、中接过鲜艳的工作队队旗。2月16口,正式入村。该同志肩负组织重托,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本着亲民心、听民声、查民意、解民困的宗旨,用勤劳的汗水、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赞歌。二、深入调研,掌握社情民意。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做事认真、务实,实事求是。到小张庄村后,刚刚安顿好住所,他就和村两委的同志一起召开座谈会,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随后马不停蹄的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巨细无遗,他都仔细

3、记录,形成了翔实的调研笔记。找到了该村主要存在以农耕为主、产品单一,靠天吃饭,农民收入无保障;文化设施不健全、没有户外文体活动设施;地多人少,水资源明显不足等问题。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使他对村里的情况烂熟于胸,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真抓实干,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小张庄村的实际,高闽同志和驻村工作组的人员一起,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老老百姓解决了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真心欢迎。在上级几次抽查中,均受到省市区领导的好评。一是棉田入保险,解除农民后顾

4、之忧。去年遭遇水灾,小张庄村1400余亩棉田被淹,棉花欠收,农民苦不堪言。为解决这个问题,高闽同志积极协调,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终于使全村所有棉田均办理了保险,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建设文体活动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高闽同志与村两委和区有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资金和建设材料,日前,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投资16万元的文体活动广场正在建设之屮。三是打两眼深水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小张庄村现有7眼机井,其屮1眼生活用井、6眼生产用井,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高闽同志在派出单位区

5、检察院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区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各方面支持,为村里落实了打2眼井的计划,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四、带病工作,不计个人得失。高闽同志因工作劳累、身体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病情几次在田间地头发作。在领导和群众的反复劝说下,3月27日去北京武警总医院看病,经专家诊断,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高闽同志在病床上还几次打电话了解村里的情况。期间,区委组织部领导打电话慰问,区检察院周春林检察长带领班了成员到医院看望,叮嘱他要积极治疗、安心养病。高闽同志在身体稍有好转的情况下,4月10日硬是不顾医生的

6、劝阻,执意出院。返回后的第二天,就来到了小张庄村,与村两委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这时,高闽同志八十多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因患肠梗阻住进了医院,急得近九十高龄的父亲也犯起了高血压、心脏病,高闽同志简单安顿了老人、安排好家里人和找了保姆后,又是一头扎进了村里。当地一位老党员说道:“我活了75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下派干部,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舍小家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干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