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猜想论文

数学猜想论文

ID:44421792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数学猜想论文_第1页
数学猜想论文_第2页
数学猜想论文_第3页
数学猜想论文_第4页
数学猜想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猜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为什么数学三大猜想不是屮国人提出的?大名鼎鼎的数学界三大猜想,就像数学王冠上的璀璨明珠,吸引了无数大家耗尽一生究其奥秘。我并不是一个数学家,也可能是从小被逼着背定理做练习产生的免疫力,对这些美丽的猜想并无多大兴趣,更让我纳闷的是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不能提出这种伟大的猜想……下而是对三大猜想的简单介绍。(-)四色猜想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來,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

2、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成为困惑无数数学家的一大猜想。(-)哥徳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木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二6乞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Z和。(b)任何一个

3、>二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三)费尔马大定理及其证明1637年,30来岁的费尔马在读丢番图的名著《算术》的法文译本时,他在书屮关于不定方程x辽+y辽=忙2的全部正整数解这页的空口处用拉丁文写道:“任何一个数的立方,不能分成两个数的立方Z和;任何一个数的四次方,不能分成两个数的四次方Z和,一般来说,不可能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幕分成两个同次的幕之和。我已发现了这个断语的美妙证法,可惜这里的空白地方太小,写不下。”费尔马去世后,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段写在书眉上的话。1670年,他的儿子发表了费尔马的这

4、一部分页端笔记,大家才知道这一问题。后来,人们就把这一论断称为费尔马大定理。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形如x+y=zF的方程,当n大于2时没有正整数解。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规律,他们都是从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了诡异的现象,而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猜想。当我们看到这些猜想时,或许会觉得这种猜想太“弱智”了,但我们这么聪明的国人为什么就没有提岀一个称得上伟大的猜想呢?一个调查显示,黄种人的智商这是最高的,白种人次Z。我们这么高的智商却没有给我们最大的创造力。我认为我们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创造性不是教出來的

5、创造性只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培育,创造性教不出来,但不适当的教育足以把创造性扼杀在萌芽中。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从幼儿园起,孩子就被要求听话,“不听话”的孩子被斥为调皮捣蛋。进入中小学盛行的“圈养教育”,学生们不需要思考,只需按照老师的讲解领会,记住标准答案即可,课堂上不能有“奇思怪想”,发言时也不敢“随心所欲”。长大后,中国的青年们进入社会后往往会很顺从,但每到需要他们决断时,总是瞻前顾后,害怕承担责任。于是,很难独当一面。我认为这是教育的问题。中国的教师们把所有学生都用一种方法培养,一旦发现某个学生与众不同,首先想

6、到的是这个学生可能出了问题。要“聪明”还是要“智慧”被称作“聪明的孩子”,能知道答案,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很快抓住要领、完成作业,乐于吸收知识,长于记忆……被称为“智慧的孩子”,能提出问题,能概括抽象的东西,能演绎推理、寻找课题,运用知识,善于发明,长于猜想……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怎样把孩子们变成了一个个忙于练习题、记笔记,唯独不善于提问的“知识桶”。我们的学校要求孩子带着崇敬的心态去理解篇篇“范文”,而美国学校则要求孩子谈自己的种种体验;我们考的是“老师讲什么”,美国考的是“学生想什么”……“中国的学生太多考试,太多

7、死记硬背。整体教育缺乏创造力。”在中国做过多年教育工作的奈斯比特夫妇这样认为。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一一两本朝上打开,一本朝下盖着。这个标志告诉师生:书木传播了知识和真理,同时书木屮也有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所追求的就是师生的批判性思维。今年暑期,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屮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來自西方的世界一流人学的校长们发出了同样的声音:中国的学生最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不太愿意发表不同的看法,不太愿意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根基在独立思考钱学森生前质疑屮国教育“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

8、是'冒'不出杰出的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严重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谓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莫不以批判性思维作为“内功根基”。他说:“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人,才可能重新思考乃至推翻别人做过的事,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几个月前有媒体报道,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学生李红豪,在一次期中考试的作文中措辞激烈地抨击教育弊端,结果儿天后被班主任要求进行反思,且反思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