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20090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教学法剖析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概念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冯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法剖析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概念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步入课程,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学质量。1.引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和消化知识,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2、现实能力,最终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渗透和结合,在渗透过程中不断点的巩固和加强,在再次结合后升华提高,并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层次有所升级的“理实一体”。更形象的说“理实一•体”教学概念和过程就好比一串精美的珍珠项链,如果我们把知识点比作散落的珍珠,而实践就好比把众多珍珠串在一起的链子,其精耍在于:实践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自身不断完善,这种“实践-经验-新实践”的模式存在于整个过程,“天衣无缝”,没有断点,并且从内部贯穿各颗珠子。这样知识点再多也能“串起来”,并进一步决定一些新知识的产生。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不光“串起来
3、”,更应该是“有机的串起来”。这样教与学才能真正做到:教起来有趣、不生硬、富含知识营养;学起来带劲、易吸收、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有机”呢?学科与专业,老师,学生,三者正是这条项链的主体,下面我们将就“引导”方:课程与老师和“吸收”方:学生,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做到和做好这个“有机”。2.分析与阐释2.1“引导”的方面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这句话的前半句便道出了“弓I”的重耍性,“进门”是需要“引”的,而且这个“引”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被动完成的,完整的说因该是“被引”。具体的看,以学生为参照,这里的
4、“被引”有二层含义:第一,学科或专业层面的总体“面”上的“被引”。我们开设的各学科和专业以及与之配套的课程教育便是这个总体层面上用于吸引学生的内容。换言之,如果一个学科或专业培养岀来的学生对社会而言几乎没有可用性,那这个学科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石,因为不会再有学生被吸引而选择就读。因此,教授什么知识,构建怎样的教授知识体系和架构,解决好“进”什么样的学生,“教”什么样的知识,“出”什么样的“有用人”是“面引”总体上的首要问题。第二,具体课堂教学或具体问题层面的单个“点”上的“被引”。在弄清应该教什么东西给学生之后,
5、“怎样教”的问题便应运而生。学主个体是差异和多样性的,但在这些成千上万种不同中,我们同样可以总结出共性,那就是:这些个体都需要补充知识,仍然需要学习o怎样利用好这个共性,唤起不同学生个体的共同关注,从而引导其共同学习,正是“点引”方面的首要问题。其次,“引出了”学习兴趣,接下来怎么办?“照着书念”的模式,不出意外肯定要毁了一堂课的精彩开头,结果是:虎头蛇尾;对学生更是犹如当头一盆冷水。那作为授课者的老师们怎样继续才能锦上添花的既完成教学,又使学生如沐春风的学到知识呢?教学的方式方法具体到点上尤为重要。一堂课“启一
6、承一转一结”均是关键。具体的:首先,以什么样的方式、口吻提出问题;紧接着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延伸,能不能展开,展开了又怎样收回;最后,问题解决学生能否学到东西,怎样映像深刻,举一反三。总的说来,“引导”方面解决的是:教学生什么,怎么教的问题。2.2“吸收”的方面指的是学生实体的需求与主动选择。需求指的是学生主体有依托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完成自我能力或技能的提升和完善,成为“有用的人”的现实需要。每个人类个体都面临这个“需求”,是所有人的共性,具有“刚性”。学生群体由于知识积累的不丰富,实践能力的不足等等,对于这个需
7、求尤为突出,起因或说原动力可以最终追溯到整个社会的优胜劣汰法则。主动选择在这里与前面所提“引导”方面相对应,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刚性需求”基础上的,具体类别的知识选择,即专业选择。第二,具体课堂知识教与学之间应答的效率,即“听进去多少,学会多少”。由于“吸收”主要是由学生主体主观经历和执行,所以“刚性需求”、专业选择、应答效率三者的起作用以及作用多少,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个人环境,比如:成为“有用人”养家糊口的紧迫度,个人求知欲等等。客观来讲,学校,老师等“引导”方面的因素在这里起作用就小得多,但“小得多”并不
8、是无用武之地。2.3从“引导”与“吸收”的关系中发掘“教学法”的重要性虽然学不学、学多少的问题更多的取决于学生个人因素,有一个限度,但“想学”或说“要学”是必定的,否则不会来到学校。只要学生来到学校,进入课堂,一旦接触,我们就总会有那么一个或数个机会,引导他们首先是发现这门课的意义,使之在潜移默化中至少产生一些概念,假以时日,使之萌生小小的兴趣,再假以时日使之升级为“小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