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

ID:44412649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_第1页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_第2页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_第3页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提要:但事实上,目前大众对社区外围空间缺乏“公共治理”的主动性,而作为城市管理主体的政府,便代为雇用物业公司更多精品来自保安浅谈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物业城管管理与服务须分离界限划不清执行准跑偏王海科王春胜/《河南商报》/20171126在专家看来,“物业城管”模式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补充,不能因为执行存在瑕疵,就抹杀它的前景。但专家建议,政府不仅要做管理模式的创建者,更要做模式执行的监督者,否则,“物业城管”也会陷入"把好事办坏”的怪圈。制度评价"物业城管”

2、模式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补充表面上看,“物业城管”模式是把日常的城市管理业务''外包”,减轻执法中队的工作压力。实际上,它在深层意义上,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有益补充。河南大学杨仪祥教授表示,现在的社区治理一般都是居民自我管理,但因为业主们工作繁忙,便聘请物业公司代为管理。目前,这种社区自我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小区内部,不包括小区周边。“事实上,按照目前很多城市推行的'门前三包'制度规定,社区自我管理的范围也应该包括小区周边的道路及人行设施。这里是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如果有人占用影响到居民生活,社区居民理应自觉管理,把占道

3、者劝离。”他说。但事实上,目前大众对社区外围空间缺乏“公共治理”的主动性,而作为城市管理主体的政府,便代为雇用物业公司,把这一空白区管理起来。“花的同样是纳税人的钱,管理的也是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只不过雇用主体不是社区业主,而是政府。”杨仪祥说,‘'从这一点说,'物业城管'模式应该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有益补充,大家应该转变一种传统观念,重新认识这个新事物。”他表示,虽然现在这种城管模式出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因此抹杀它的前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规范它并让它健康运行。解决之道厘清界限实现“管理”与“服务”分离对于如何保

4、证“物业城管”模式正常运行,专家们也莫衷一是。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朝聚说,城市管理的部分业务承包给企业,相当于政府花钱买服务,政府只保留管理权。而要想真正做到“管理”和“服务”分离,必须厘清物业公司的服务项目、工作流程、服务范围,同时界定执法中队的权限、职责和强制措施,这样才能保双方各司其职。否则,任由物业公司扮演"管理者”甚至''执法者”的角色,最后只能“把好事办坏”。提高“物业城管”从业门槛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祁雪瑞表示,物业城管人员不是专业的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必须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从

5、事城管业务。“这样一来,就为物业城管人员设置了一个从业门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物业城管”模式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政府部门必须注重执行和监管,否则,因为存在利益诱导,管理者很容易越权行事。建立物业公司的退出机制杨仪祥教授还建议,政府在推行“物业城管”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限定准入门槛,还一定要建立物业公司的退出机制。物业公司既要“请得来”,还要"送得走”。如果物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或者产生恶劣影响,政府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让涉事物业公司退出城管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对所有参与城市管理的物业公司有所警醒,

6、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