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

ID:44409941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_第1页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_第2页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_第3页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_第4页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隔代教养的利与弊摘要: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在养育、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屮起着非常重耍的作用,伴随着社会成长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形式之一,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对于通通捉高全民族素质,进而促进社会的长远成长有很大影响。在人们越发重视家庭教育的今日,隔代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隔代教养家庭环境困惑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另一种则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所谓隔代教育,顾名思义,在我国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养活动,一些教育专家通常将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教育

2、,称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相对应而存在。其实,回顾中国的历史传统,儿童教育历来是由老人承担责任的,可以说,隔代教育基本上是屮国的“国粹”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持续到今□,上至皇家世冑,下至平民百姓Z家,我们不难发现其踪影。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屮,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综合时下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主流观点与看法,特设置以下命题为本章调查与资料收集的依据。对隔代教养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有利有弊”。一、

3、隔代教养的好处1.祖辈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耍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而在孩子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1.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使得祖辈与孙辈之间更容易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2.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屮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3.祖辈有着平和的心态。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压

4、力比较大,很容易将工作当屮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太利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妨碍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了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4.祖辈接管了抚养任务,使年轻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致志于自C的事业、工作,这就分担了社会责任,为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隔代教养的弊端1•溺爱孩子,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隔代教养普遍存在“隔代疼”现象,祖辈对孙辈存在着溺爱的心态,在管教中容易迁就,处处满足、事事依从。老人时间充足,经常为孩子烧“专菜”、做“专用”、让“专座”,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

5、、唯我独尊、霸道、不尊重别人等不良性格和习惯。祖辈对孙辈的管教,特别是生活照顾,往往是“全方位服务”,包办了孩了的一切事情,总怕磕着碰着,这就降低了孩子的口理能力,也使孩子没有了探索、冒险、创新的欲望。“全包”服务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有依赖性。久而久之,孩子的缺点长期得不到矫正,就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一般来说,在祖父母庇护卜-的孩子容易产生两个极端:一是胆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语,应变能力差,性格内向;另一个极端是放纵欲强,专横跋扈、性格霸气,而到了外面却又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躲到人人后面寻求保护,把祖父母当成“避难所”、“保护伞”。2•引

6、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孩子从小跟祖辈生活在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极易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往往会急于纠正宝宝的不良行为;而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又使得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这样两种都高于正常值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父母和孩子Z间就极容易产生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挠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于是,两代亲子关系都可能因此受到伤害。

7、3•教育观念落后,妨碍幼儿身心发展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儿童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屮给他了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成法,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儿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孩子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