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电能表安装及防窃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能表安装及防窃电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与安装步骤,介绍了窃电的基本方法及其危害性,并提出了如何加强装表接电管理及提出了相应的防止窃电的措施。关键词:电能表;安装;防窃电;措施0前言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供电量的不断增加,电能计量已成为供用电双方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电力部门正在逐步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采取了实施“一户一表”工程、改造配电线路及接户线和更换大容量电能表等措施,使用户用电不再受到线路、电能表等条件的限制,满足了用户的用电需求,使供电企业的售电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同时馅电”漏电现象也较多严重影响了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
2、浪费了国家资源。1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与安装步骤全电子式电能表是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实时采样,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相乘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显示。全电子式电能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功能强大。全电子式电能表是集电能计量、数据处理、远程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仪表,具有分时计量功能、多种测量功能、双向计量功能、事件记录功能、自动转存功能,还具有脉冲输出、常数设置、远程抄表、防窃电、数据显示、数据传输等功能。第二,防窃电能力强。全电子电能表一般能通过2个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相线、零线电流,并以其中大的电流作为电能计量依据,从而防
3、止短接电流导线等窃电方式。第三,测量精度高,保证用户和供电企业的公平交易。第四,安装方便,受外磁场影响小。因为它是通过乘法器进行运算代替了较为传统的依靠移进磁场原理进行计算的方法。2窃电的基本方法及其危害性2.1欠压法窃电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电能表计量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压或所受电压减少,从而导致电量少计,这种窃电方法就叫欠压法窃电。2.2欠流法窃电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计量电流回路的正常接线,或故意造成计量电流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无电流通过或只通过部分电流,从而导致电量少计,这种窃电方法就叫
4、做欠流法窃电。2.3移相法窃电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电能表的正常接线,或接入与电能表线圈无电联系的电压、电流,还有的利用电感或电容特定接法,从而改变电能表线圈中电压、电流间的正常相位关系,致使电能表慢转甚至倒转,这种窃电手法就叫做移相法窃电。2.4扩差法窃电窃电者私拆电能表,通过采用各种手法改变电能表内部的结构性能,致使电能表本身的误差扩大,以及利用电流或机械力损坏电能表,改变电能表的安装条件,使电能表少计等,这种窃电手法就叫做扩差法窃电。2.5无表法窃电未经报装入户就私自在供电部门的线路上接线用电,或有表用户私自甩表用电,叫做无表法窃电。无表窃电是明目张胆的窃
5、电行为,其危害性更大,不但造成供电部门的电量损失,同时还由于乱接线造成线路和变压器过载损坏扰乱供电秩序,对于此现象应严惩不贷。3全电子式电能表的防窃电功能防窃电首先要从设备上入手。全电子式电能表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防窃电功能,与传统的感应式电表相比,目前的全电子电能表一般采用了以下方法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采用了接线端子内置的设置方法,即把接线端子封在整个表壳内,并加强了外壳结构,使电表难以被打开,或打开表后有明显痕迹,并有永久性记录;采用屏蔽和抗干扰性强的电子元件,并具有异常接线检测能力。还有一些表具有以下功能:箱门无明锁和门把手,关门自动弹开;醒表窗口由原来的方孔改为
6、多组长条孔,即使用户将窗玻璃打碎也无法将手伸入表箱内;计量装置侧面设有“电子钥匙”插孔,此“电子钥匙”插孔专为供电公司授权人员使用,密码正确,箱门自动弹开。电子锁和“电子钥匙”接线连接定义的保密性和32位电子密码的保密性相结合,使非法打开表箱门的几率小于千万分之一。目前,全电子电能表具有防止反向窃电、火线短路窃电、强磁场窃电等多种功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偷电、漏电的现象。4加强装表接电管理防止窃电4.1强化装表接电人员行为管理装表接电是用户合法用电的开始,因此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性、有效性,不给用户窃电的机会,首先应选择遵纪守法、精通业务的人员进行装表接电工作。其
7、次,对装表接电业务规定办事程序、制定业务管理工作流程。这里不仅仅指装表接电本身,还包括装表接电的前期和后期工作,保证工作的一致性,如新装和增容业务应对现场查勘、方案审定、设计审核、中间查验、竣工验收、装表接电等制定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4]。最后,从组织上入手,加强内部防范措施。在有些地区,特别是农村比较明显的就是电工参与窃电,或者指导别人如何窃电。因此,应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防止有些数据泄密,如某线路的用电量、装表负荷,甚至表的设计图纸等,这些都可以当作防窃电的技术措施。4.2强化装表接电业务管理防止窃电不仅要从人入手,还要关注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