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

ID:44390971

大小:43.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_第1页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_第2页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_第3页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_第4页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摘要:“垂帘听政”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简称“垂帘”。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前设帘遮蔽,故称。同治初年,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诉发动"祺祥政变”从辅政顾命八大臣手中取得朝政控制权。在取得政权后,由于“后党”、“新党”矛盾不断,而双方却都因为实力不足以控制朝政,故而采取了“垂帘听政”这一古老的制度。关键词:垂帘听政慈禧太后影响一、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产生的背景“垂帘听政”的产生与懿贵妃的野心与当时的辅政体制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懿贵妃的野心

2、。咸丰皇帝身体不好,而子嗣就仅仅只有懿贵妃所生的大阿哥载淳。由此,他想到他百年之后其唯一的子嗣要继位,而载淳年龄太小,不能独立的处理军国政务,所以懿贵妃有责任帮助儿子处理军国大事。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她很快学会了驭下之道,熟悉了种种政务的处理方式,“时时批阅各省章奏”,并成为咸丰皇帝的得力助手,滋长了野心。二是辅政体制。咸丰皇帝在弥留之际,曾下发两道硃谕:其一:咸丰"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载淳),著立为皇太子。特谕。其二: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载淳)现立为皇太子,著派

3、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咸丰皇帝在去世之前,首先确定了载淳为其接班人。载淳年幼,不能执政,又同时任命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赞襄一切政务”。同时,又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将其两枚私章'‘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有了这两枚印章,使得懿贵妃有了参政的权力。“诸事母后颇有主见,垂帘辅政,盖兼有之。”这本是咸丰皇帝有意为之,想借八大臣之力辅助小皇帝,但又担心八大臣借机篡

4、权,用其两枚印为信符控制八大臣,其初衷是保证清皇室的安全,慈禧太后(懿贵妃)自此登上了执政舞台。二、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概况在1861年,以奕诉为首的“北京派”勾结慈禧太后的“后党”发动“辛酉政变(祺祥政变)”后,除去了顾命八大臣。晚清政权由此发生重大转折,在内阁奉上谕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后,两宫太后正式宣布“垂帘听政”。1、“垂帘听政”的程序在内阁公布两宫太后正式“垂帘听政”后,又公布了处理“各省及军营折报”和“紧要军务”的程序。“嗣后,各直省及各路军营折报应行降旨各件,与呈递两宫皇太后慈览

5、,发交议政王、军机大臣后,该王、大臣等悉心详议,于当日召见时恭请谕旨,再行缮拟,于次日恭呈圣母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阅定颁发;应行批答各件,该王、大臣查照旧章,敬谨缮拟呈递后,一并于次日发下;其紧要军务要件,仍于递到时立即办理,以昭慎重。”由此可见,在辛酉政变后,两大利益集团分别瓜分了朝政权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掌握了审核裁量权,以恭亲王为首的新党则掌握了议政施政权。这是两大利益集团相互协调而产生的。2、听政地点听政的地点在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皇帝、太后均面西而坐,慈安太后居北,慈禧太后居南。据《清宫述

6、闻》记载:“养心殿在乾清门西,遵义门之内,召见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及引见官员等,俱由乾清门进内。养心殿引见之日,带领引见之堂官至中正仁和殿,从左扉入,跪御座左傍,引见官至抱厦玉墀上。跪奏履历。召见军机大臣筹咨政事,面受制勅及各部院司寺京堂官,各旗员之轮直奏事者,蒙赐对时,咸得至西暖阁之勤政亲贤殿。”3、听政章程在两宫太后听政后,拟定了十一条听政章程,主要有三点:一是关于召见大臣。“召见内外臣工,拟请两宫皇太后、皇上同御养心殿,皇太后前垂帘,于议政王、御前大臣内轮流派一人,将召见人员带领相见。”二是关于召见

7、地方官员。'‘京外官员引见,拟请两宫皇太后、皇上同御养心殿明殿,议政王、御前大臣带领御前,乾清门侍卫等照例排班站立。皇太后前垂帘设案,进各员名单一份,并将应拟谕旨分别注明。皇上前设案。带领之堂官照例进录头签,议政王、御前大臣捧进案上,引见如常仪。其如何简用,皇太后于单内钦定铃用御印交议政王、军机大臣传旨发下,该堂官照例述旨。”三是关于官员的任免。“除授大员,简放各项差使,拟请将应补应升应放各员开单,由议政王、军机大臣与召见时呈递,恭候钦定,将除授简放之员铃印发下缮旨。”三、同治初年"垂帘听政”体制产生

8、的原因1、咸丰遗诏咸丰皇帝在其临终之际所下遗诏首先确定了载淳为接班人的地位,但又因其过于年幼,又同时安排顾命八大臣辅弼同治帝。同时,他担心八大臣弄权,又将其所有的两枚私章'‘同道堂”、"御赏”分别交予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而当时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2、八大臣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后,顾命八大臣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在咸丰皇帝“垂帘辅政兼而有之”的执政体制下激化。矛盾发展到了对立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