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女性文学

浅谈女性文学

ID:4438890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女性文学_第1页
浅谈女性文学_第2页
浅谈女性文学_第3页
浅谈女性文学_第4页
浅谈女性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女性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女性文学浅谈女性文学摘要:张爱玲与米兰•昆德拉这两位背景不同的作家在精神和写作技巧上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半生缘》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个经典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描写虽然有着不同情怀,但却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关键词:女性文化悲剧张爱玲与米兰•昆德拉是东西方文坛上两位璀璨的明星。张爱玲的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她的独特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曾经在海外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张迷”。昆德拉是“欧洲最杰出的现实中最为有趣的小说家之一”,他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

2、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本文通过对《半生缘》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部作品中的女主角形象的分析,来对比不同文明下对女性的关怀,从而理解两位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批判。《半生缘》描述了一个19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爱情悲剧,今天看来仍然让人颇感哀伤,张爱玲精心编织的悲情故事穿越了时空打动了依然需要真情抚慰的现代人,小说屮的曼璐和曼祯的姐妹关系,让人感到“半生缘”的可贵而又可怜。在《半生缘》中,从世钧、翠芝、叔惠、曼璐、曼祯、鸿才这几重爱情悲剧来看,女人在选择的过程中又不断受到世情和命运的捉

3、弄。尤其在《半生缘》中曼祯的命运和形象更是让人悲从中来,感慨万分。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颇具盛名,在上世纪下半叶曾刮起了一阵研究热潮,在今天读来他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生命的启示。这是一本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深思生命之存在意义的哲理小说。这里包含了对人之本性的背叛和男女主人公在生命的轻与重屮的选择,昆德拉更以其独到的眼光向我们阐释了何为“存在密码”。作者认为“这个或那个人物的密码都是由几个关键词组成的”①,而这里的每个关键词都是作者小说中人物的价值所在。昆德拉自己表示,他的小说始终探寻的是人类在某个场所表现出來的任何生存状态和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在每个人命运的关键词里转化成了个

4、人的存在困境与负担。他对女性的心理特点和女性命运的分析也很深入,特雷莎是这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女性形象。她与《半牛缘》中的顾曼桢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女性,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政治环境下的牺牲品米兰•昆德拉和张爱玲都属于被政治放逐同时又不口觉地将自我灵魂放逐的作家,他们不断游离在社会历史的边缘:米兰•昆德拉被迫逃往法国,张爱玲从上海逃往香港,乂辗转移居美国。政治大环境和时代的背景都渗透到他们个人的生活、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一个吋代的社会背景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不能承受的生命Z轻》描述了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

5、榨之风潮,同年八月前苏联领导人所指挥的坦克,在“主权有限论”等等旗号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夜Z间攻占了布拉格,扣押了捷克党政领导人。“布拉格之春”强烈地震动了特雷莎的家庭,特丽莎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她热心地充当着一个爱国记者的角色,拍下了大量苏军入侵的照片,当苏军拿着枪指着她的时候,她没有丝毫的畏惧,依然拍下他们惨无人道的行径,但是不久之后她的这种行为被统治者所阻止了。特雷莎是一个刃敢坚强的女性,虽然憎恨侵略者,同情反抗者,但是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况冃她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了,残酷的战争带给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负担,更是心灵上的伤害。张爱玲的《半生缘》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十年左右的故事,“

6、9•18”“1•28”、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隐隐约约给这个故事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半生缘》的时代背景是封建黑暗的I口中国和灯红酒绿的洋场社会相结合,在19世纪40年代的旧上海,张爱玲擅长描写新旧文化交替背景下女性苍凉的人纶际遇和金钱文化下女性尴尬的丰存状态。顾曼桢便是这样深深地烙上了时代印记一个女性。她是张爱玲笔下近乎完美的一个女性形象,独立口主,受过教育,有理想,有追求,但是身处在动乱的社会环境下,她不能任凭自己的意愿去追求幸福,她和沈世钧深深和爱,却乂在现实的无奈中被迫分开,与一个曾经强奸过自己的姐夫结婚。曼桢的生命轨迹体现了那个吋代女性两难的处境,也同样是吋代

7、造成了她的悲剧。二、家庭环境下的悲剧典型米兰昆・徳拉和张爱玲都有这样的一个意识:母亲既能赋了人类生命,但也是一个破坏者,她能创造爱的奇迹,然而没有任何人比她更能伤害人。在《不能承受的牛命之轻》中,母亲原欲潜在的这种破坏性给个体带来了不同层面的影响。特蕾莎的母亲侧重于原欲导致了子女软弱沉沦,她一方面赋予了特蕾莎生命、类似的外貌和习性,给予了女儿一个完整的肉身,但却乂不断通过抛却青春、生命,暴露粗俗的“口我毁灭的粗狂之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