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ID:44387789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_第1页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_第2页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_第3页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_第4页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王政霞.浅论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现象[J].法制与社会,2008.11张燕,等.“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电力环境保护.2002(2).曹东,杨金田,葛察忠.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6):1-3王绍棠,宋秀杰,丁庭华.中国21世纪的绿色科技[J].环境科学,1999,20(5):109-111葛大陆,张超英,罗宗泽.我国锅炉2000年起始执行的环境标准[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4):30-33潘岳.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根本走不通.市场报.2007-6-11.温家宝.中国绝不能走“先

2、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民网.2008-3-14.有鉴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要设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但从近30年的环境管理及效果来看,似乎并未能避免。我国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大量存在的小企业,尽管它们对所在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但造成的环境损害也是有目共睹。它们本应成为主要的环境管理对象,可是管理难度很大。另一原因是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现行环境行政管理制度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等。可

3、以看出,这些制度均以污染存在为前提,执行这些制度本身就是“先污染后治理”。因此,要真正避免“先污染后治理”,需对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加以完善。而且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一倍,可居住土地减少了一半;能源、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此外还有国际的压力。现在一系列的国际规则都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我们的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转移不出去。二、“先污染后治理”的含义及成因(一)含义从字面上看“,先污染后治理”就是先任由污染发生,或污染在人们还未意识到时就已发生,然后再采取行动控制、克服污染。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先污染后治理”实际上有2种具体表现形式:1.企业运作过程中,对

4、外部环境造成了污染,随后在社会施加的压力之下被迫自行或由社会对污染进行治理,这是人们使用“先污染后治理”一词时主要表达的意思。2.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污染物,但并不向企业之外的环境排放,而是在企业内部即对其进行处理。这实质上还是“先污染后治理”,只是人们一般并不将其看作是个问题,也不以之作为管理对象。(二)成因1.技术与经济因素形成了“门坎”技术难度大,又提高生产成本,常常成为企业采用“绿色技术”和控制、减少污染技术的“门坎”,“门坎”又随企业发展而降低,此过程就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内在微观依据。消耗资源多的技术产生污染的可能性相应也大,“绿

5、色技术”自然可降低污染。所以,减污、治污要求企业生产向资源节约方向调整。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能使直接生产成本降低,相应的资源价格也低,也能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而由此给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企业外部的事,产生的损失并不由企业直接承担。这种环境影响的外部性有利于企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由小到大发展,也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经济保障。便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动因。在多数情况下,资源节约伴随着资源的综合利用,这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这种综合知识经常是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企业力所不能及的,要借助来自企业以外的帮助。又由于资源节约型技术要求高,相对也更复杂,按技术向着梯

6、度差最小方向转移的规律,技术起点不高(尤其初入门)的中小企业往往掌握不了这样的技术,一旦自己没有能力,“外力”又借不到,便难以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何况资源节约型技术中常常包含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企业主体生产技术之外的附加技术,需要附加投资,也成为企业的“额外负担”。治污技术也是这样,对不少企业,特别是对新企业构成技术与经济上的“门坎”,使得企业至少在创办初期不愿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和控制污染技术。例如,为了达到2000年3月1日实施的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某印染有限公司对2台10t的重油锅炉进行改造,采用YJ-15型漏板洗涤

7、塔脱硫除尘器,可使SO2排放质量浓度从治理前的1900mg/m3降至329~835mg/m3,但需投资治理资金43万元。由此例可见,治理污染技术的投资是相当巨大的。相比之下,粗放利用资源的技术相对简单,容易掌握,所需启动投资也相对较少,有利于企业很快建成并产生效益,因而,企业更乐意接受和采用这样的技术。在应用此类技术的过程中,企业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缩小与更高级技术间的差距,便为进一步采用资源节约和控污、治污技术做了必要的技术准备。所以企业的这种技术发展过程就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技术成因。2.认识上的滞后性和行动中的惰性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8、,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环境破坏以渐变形式出现,这种环境影响实际发生的滞后性便导致人们对环境损害的认识的滞后性。由于对污染的认识落后于污染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