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

ID:44378440

大小:1.48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10-21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_第1页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_第2页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_第3页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_第4页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于君主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主讲人:张永第一节清朝末年的政治走向——革命与立宪清政府政治权威的丧失: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及随后签定屈辱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的权威遭受致命打击,政治威慑力大大削弱。公开嘲弄政府已不再危险,各地离心倾向显著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逐步走向瓦解,同时也潜伏下国家分裂的危险。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社会危机的加剧:由于赔款和新政费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普通民众的不满增加,同时也由于政府权威和控制力的削弱,各地抗捐、抗税等民变蜂起,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保守派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遭到毁灭性打击,戊戌变法失败后中断的

2、革新浪潮重新兴起。变法革新成为清末十年的主流,出国留学、兴办新学、发展工商等新潮流风靡一时。清末新政:清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实施大规模改革,即所谓“新政”,主要包括废除科举、筹备立宪、编练新军等内容,但是新政中产生的新军和立宪派最后都成为推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筹备立宪:清政府试图模仿日本、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906年发布诏书,设定9年立宪时间表,经过筹备,1909年选举各省咨议局,1910年成立资政院,1911年设立内阁,但各界对清政府民主改革的诚意并不满意。孙中山立志革命:出身广东农家、受西式教育、活跃于华侨社会的孙中山,较少受传统文化的束缚,树立了通过

3、革命推翻腐朽清政府、振兴中华的志向,并且约集同志,成立兴中会,1895年密谋发动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满清的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通过温和方法消除贫富分化。康梁与戊戌变法:几乎在同时,出身广东士绅家庭的康有为开始著书立说、广招门徒宣扬变法思想,1895年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声势日大,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梁也流亡海外。梁启超在日本的宣传活动:以办《时务报》成名的梁启超,在日本先后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大力宣传新思想,风靡海内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开明专制论:梁启超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必须通过渐进的道路实现民主政治,在教育普及之前必须经过开明专制的过渡期;梁启超还认为,国体是君主或共和并不重要,只要政体是民主宪政就可以,通过流血革命变更国体是不必要的破坏。革命与立宪的论战和争斗:在海外,为了在留学生和华侨中争取群众,革命派和立宪派发生了激烈的论战和争斗;在国内,两派并没有激烈冲突,在不同的领域各自进行,革命派在新军士兵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明显超过立宪派,反满情绪日益高涨。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革命派声势大涨,特别在留日学生和南方新军士兵中影响很大,接下来的几年里发动了多次起

5、义和刺杀,动摇了清朝的统治。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保路运动:大力修筑铁路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方面,但是民间资本、政府和外资之间的复杂矛盾成为引发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各地新军:新军是清末新政中花巨资建立的新式军队,却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新军士兵文化水平较高,受革命书刊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形成革命组织,各地新军和部分巡防营在清朝灭亡后演化成为地方实力派。武昌起义:在保路运动掀起的动荡之中,湖北新军于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顺利占领武昌,建立起湖北军政府,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武昌起义,但是起义士兵却把原来反对革命的高级军官黎元洪推出来担任都督。使用黄帝纪元的军政

6、府告示革命派策动:革命派对辛亥革命的领导是有限的,主要起到舆论宣传和联络策动的作用,未能深入基层,所以革命后也不能牢固掌握权力。会党蜂起:各地会党势力乘乱而起,打击了清朝的统治秩序,配合了革命行动。但是由于缺少政治理想,革命后大多起到扰乱社会的作用,又到处遭到新军的镇压。各地响应:武昌起义之后,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很快响应,西南、东南各省以及北方的陕西、山西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反清行列。清军控制区域只剩下几个省,而且极不稳固,甚至北京城内也出现反清活动,清王朝的统治呈土崩瓦解之势。立宪派加入:立宪派对清政府立宪进程缓慢不满,革命爆发后不久即大批加入,努力建立

7、革命后的新秩序,特别是江浙立宪派对促成南北和谈及清帝退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联络:当时交通主要依靠水路,上海处于控长江、面东海的优越位置,是全国交通枢纽。反清各省自然选择上海进行联络,谋划建立中央政府,1911年11月15日成立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武昌起义打出“十八星旗”,目标是建立美国式的十八省联邦共和国;后来民国国旗改定为“五色旗”,继承了清朝的全部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南京建国:新的中央政府原拟设在武汉,但很快汉口、汉阳被北洋军夺取,武昌形势危急。恰好此时,江浙新军攻下南京,各省代表移往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8、,1912年1月1日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国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