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

ID:44340496

大小:270.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3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思路,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结合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回答1〜2题。矿产种类能源矿产(主要是煤)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合计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92.173.953.881001.从表中可以看出,山四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有()A.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B.煤炭开采条件好,适于露天开采C•煤质优良,煤种齐全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下列措施不利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是()A•重点矿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B.加大

2、原煤开采量,提高经济效益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延长生产链D.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解析】第1题,从表中各种矿产种类所占比例可以看出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占到92.17%的绝对优势。第2题,原煤为不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量虽然短期经济效益提高了,但却导致煤炭资源的可采年限降低,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答案】l.A2.B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图,冋答3〜5题。刼7.44个单位1个单位乡刃勿-1978年2007年山西省煤产量山西省2007年产煤量(阴影部分)占全国百分比3.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A.化学工业B.机械制造工业C・冶炼工

3、业D・采掘工业2.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①煤炭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②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③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④开采条件好,适于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山曲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三废”的治理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采掘工业;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开采,这保证了煤的产量

4、;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答案】3.D4.A5.A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读下图回答6〜8题。4.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②增大年径流量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④提高地下水水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湄公河的水质受沿河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沿河国家和①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②修建水库,使流量趋于稳定③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①减小汽车流量,控制汽车尾气排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为了加强湄公河流域的综合开

5、发,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保护植被,保持水土②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促进流域协调发展③修建人坝,拦蓄并大量利用水资源,以减小中下游的水量④大量修建梯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充分利用澜沧江的水资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第6题,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后,可以调节中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少旱涝灾害,也可增大河流枯水期的流量。第7题,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均可以减少污水进入湄公河,从而利于该河水质的提高。第8题,我国位于湄公河的上游,故应保护好湄公河上游的植被,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此外,由于湄公河为国际性河

6、流,我国应加强与沿河各国的交流合作。【答案】6.D7.B8.A(2016-杭州模拟)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9〜11题。25°N1980年2010年耕地55%40%林地20%44%草地5%7%荒地15%2%其他5%7%9.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河流的含沙量人C.河流的汛期长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10.A.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四侧坡大量植树种草C.两侧坡都人量植树种草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

7、措施是()11.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实施开荒造出,建成商品粮基地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解析】第9题,与2010年相比,1980年的耕地面积较大,但是林地、草地相对较小,存在毁林开荒等问题,植被遭破坏,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河流中的泥沙含量较大。第10题,该河段西坡等高线较密,说明坡度较陡,只能植树种草;东坡等高线稀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