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

ID:44340226

大小:324.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人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教版必修2史丽萍说课I说课时间2013、01.07课题教师姓名人口的空间变化-、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难度上来看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在整本书里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很多知识点都贯穿在后面的章节中。2、重点、难点(1).了掌握人口迁移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迁移事件说出人口迁移的意义。(2)•能运用其分析人口迁移的实例。(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掌握人口迁移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迁移事件说出人口迁移的意义。2•理解经济

2、、自然、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能运用其分析人口迁移的实例。二、说教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三、说学法:读图分析、比较法四、说教学过程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概念包含三大要素,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三者缺一不可。1.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四、国际人口迁移1.19世纪以前(1)特点:集团性

3、、大批的移民为主(2)流向: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3)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招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2•二战以后(1)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2)流向: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因为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3)影响因素:

4、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五、国内人口迁移1.古代(1)特点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2)迁移方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3)影响因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2•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特点①人口迁移规模小;①频率低(①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②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③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④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⑤新修水利水库、库区移民;⑥压缩城市人口规模;⑦少量的自发迁移。)(2)迁移方向从迁移方向上看,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

5、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①向内地移民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②向新建的农林业基地移民为了建设新的农、林业基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移民,迁移了大批城镇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及城镇闲散人员。解放初期的大规模野战军团改制成建设兵团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

6、乡就属此类型的移民。③毕业生分配解放后,每年均有几十万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中,除一部分回各自省、市、自治区安排工作外,尚有一部分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重点建设地区、边远山区和文化落后地区工作。④灾区移民这种移民人数越来越少。但在生产条件差,遇以难以克服的自然灾害时,仍有相当数量居民离开家乡,移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人口稀少的地区。⑤水库移民解放后,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兴建了数千座大、中型水库,水库淹没区的居民要迁移,一部分就近安排,一部分需迁往其他省区。我国目前的三峡库区移民,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①特殊性质的移民这类移民,各国、各地区不

7、一样。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或是军事上的需要,有组织地从人口密集区迁出部分居民到海岛、边疆等地。有时,某些地区性别比失衡时,也会有组织地迁入部分异性青年调节该地区的性别结合。(3)影响因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1)特点①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目的:务工、经商、学习)(2)迁移方向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3)影响因素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

8、余状态。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