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

ID:44337560

大小:1.58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1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_第1页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_第2页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_第3页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_第4页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组第二次作业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世纪初80年代前中国文艺心理学简介文艺心理的发展背景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艺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也促使文艺学不断走向理性化、科学化。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术界就曾有过零星的文艺心理学论著和译著。然而伴随着这些著作之后确实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断裂。文艺心理学目前的状况是在已积累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却步履维艰。文艺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的文艺心理学概况20世纪中国的文艺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发展始终是交错重叠的。美学的发展史可以折射文艺心理学

2、发展史,反过来说文艺心理学史也是美学史,因为文艺心理学始终只是美学的一个部分。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学科形成、建立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研究,是在与西方近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流中开始的。其中,有两位学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便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与教育家蔡元培。王国维是我国古代文艺心理思想向近现代文艺心理研究转型的代表人物,而他的转型恰恰是得益于运用西方理论资源来反思、改造中国传统。1904年王国维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重要论著《〈红楼梦〉评论》,以叔本华的观点来批评中国小说作品,开创了我国心理批评之先河。特别是他提出的“解脱说”早于瑞士心理学家布洛1912年在

3、《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中提出的“距离说”,是我国文艺心理学最早的原创性理论。王国维认为,人的生活的本质是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但生活中人的欲望总得不到满足,或即便满足又会生出厌倦,因此苦难就永远无穷无尽。何以解脱这无尽的痛苦?惟有文学与艺术。因为文学可以“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其后,王国维又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些理论与布洛的“距离说”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蔡元培的人格审美教育对我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有过很大的推进作用。他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就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来培养健全和谐的人格。蔡元培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现象世界是受利害关

4、系支配的,只有实体世界才是摆脱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绝对自由的世界。“我以为吾国之患,固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而其根本则在于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药之。”(见《蔡元培辞去校长之真因》,《晨报》1919年,5月13日)在蔡元培看来,人人都有审美的“人类共性”,只要通过美的教育的“津梁”,国人就可以渡达高尚的精神境界,养成健全和谐的人格。20、30年代的文艺心理中国的现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始于同西方近代心理学的接触,且与西方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近乎同步发展。1920年代的鲁迅、郭沫若,1930年代的朱光潜、宗白华、胡风等人都对文艺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做出了贡献。其

5、中,1930年代朱光潜的系列文艺心理学著作发表,可谓标志了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朱光潜鲁迅在文学创作中部分地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在《肥皂》等许多小说的写作中,深入人物的心理深处,自觉地发掘人物的潜意识或无意识。他还引进、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一书。厨川白村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把文学看作是人的性欲的升华,重视人的深层心理研究,采用动力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特别对文学中梦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探索。鲁迅对此是欣赏和认同的,认为此书“实质本好”。并对厨川白村在内容上摈弃“泛性主义”,而主张作家的无意识是因社会的压迫而生的苦闷的观念是赞同的。鲁迅翻译了此书后

6、,把它当作他任教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讲义。这可能是中国现代最早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文艺心理学课程。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已经形成。《文艺心理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专著,而且也代表了当时我国文艺心理研究的最高水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美感经验分析为核心的心理学美学体系。与此同时,他还在国外出版了《悲剧心理学》,填补了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与朱光潜同时代的宗白华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的一些美学论文中,涉及了审美心理或美感的许多重要问题,扩大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促进了中国美学理论结构和观念的变化,但并没有促成文艺心理学或者

7、审美心理学的独立和研究对象和领域的形成。这当然与研究者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偏颇是有密切关系的。30年代代表作家的作品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论稿》、鲁枢元的《创作心理研究》、滕守尧的《审美心理描述》、彭立勋的《美感心理研究》、《审美经验论》、陆一帆的《文艺心理学》、劳承万的《审美中介论》、钱谷融、鲁枢元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潘智彪的《喜剧心理学》金开诚在改革开放的总体氛围下,西方各种各样文艺心理理论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