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训练产业转移一以东亚为例一.选择题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答题。ddiddiddi一订单流向O发单企业乙7接单企业接单企业工厂其他工厂1・在图示模式中()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D・
2、市场答案:l.D2.A3.C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f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项错误;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fC项错误。利润随订单流向在逐级递减,D项正确。第2题,金属冶炼和甘蔗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D项错误;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项错误;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项正确。第3题,通过分析f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以涿州市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
3、础,建设京北新城答4〜5题。国家快速转移,C项正确。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4・"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5・"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答案:4.A5.B解析:第4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f产业升级等,造成企业生产成本
4、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第5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主要有促逬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化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有为产业结构调整国外产业答6~7题。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国外产业创造条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国外产业读中国工业转移路线示意图,6•下列有关我国工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初期,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B・20世纪90年代,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C•工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D•促成工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7・工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主要有()A・使自然资源不足B・使环境污染加重C・使失
5、业人口减少D•使交通压力减轻答案:6・C7.D解析:第6题,我国工业转移的部门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7题,工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有减轻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减少就业机会等。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8~9题。8•下列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民工迁移的是()20406080100(%)产品成本比重匚二1原料II1II川I运费匸资丁A.甲B.乙C.丙D.丁9•"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
6、产业升级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8.B9.A解析:第8题,对民工迁移影响最大的工业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甲类工业动力投入最多,说明其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类工业投入要素中,工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丙类工业科技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丁类工业原料投入比重最大,说明其为原料导向型工业。第9题,〃移业就民"实际是指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原料导向型工业向劳动力价格更低■资源更加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会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紧张状况,
7、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答10-11题。)10・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A・汽车零配件生产转移B・数控机床制造转移C•服装鞋帽生产转移D■石化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①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