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32846
大小:8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油气管道地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油气管道的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随着我国能源和交通工业的发展,我国油气管道与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的里程迅速增加。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油气管道与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并行敷设的情况。由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产生的杂散电流会对油气管道产生巨大的危害。辽河油田到鞍山化肥厂的天然气管道在投产14个月后就出现多起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穿孔事故,被迫长时间停产,开挖大修。郑州煤气公司在某电厂附近的一段输气管道受电厂杂散电流的影响,也多次出现穿孔泄漏,严重威胁管道和人身的安全。由此可见,杂散电流对油气管道会产生强
2、烈腐蚀作用。因此,开展杂散电流引起的油气管道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对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杂散电流的形成 杂散电流是指在规定电路或意图电路之外流动的电流,又称迷走电流[1]。杂散电流主要表现为直流电流、交流电流和大地中自然存在的地电流3种状态,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直流杂散电流主要来源于直流电解设备、电焊机、直流输电线路;交流杂散电流主要来源于交流电气化铁路、输配电线路系统,通过阻性、感性和容性耦合在相邻的管道或金属体中产生交流杂散电流,但交流杂散电流对铁腐蚀较轻微,一般为直流腐蚀量的1%;由于地磁场的变
3、化感应出来的地杂散电流,一般情况下只有约2μA/m2文案大全实用标准,从腐蚀角度看并不重要。以电气化铁路车辆直流供电牵引系统产生的直流杂散电流是造成油气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的主要原因。 在电气化铁路车辆直流供电牵引系统巾,列车所需要的电流由牵引变电所提供,通过架空线向列车供电,然后经行走轨回流至牵引变电所。理想情况下行走轨电阻为0,行走轨对大地的泄漏电阻无穷大,此时经行走轨回流的电流等于牵引电流,即所有的电流都经行走轨回流至牵引变电所。但实际上行走轨的电阻不为0,当有电流通过时就形成了电位差,并且行走轨对大地的泄漏电阻也不会为无
4、穷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电流不经行走轨回流,而是流入大地,然后通过大地回流至牵引变电所。若铁路附近有导电性能较好的埋地金属管道(燃气管道、输油管道、供水管道等),则部分电流会选择电阻率较低的埋地金属管道作为电流回流路径,从牵引变电所附近的管道中流出流回牵引变电所。杂散电流形成原理见图1,杂散电流形成原理等效电路见图2。 文案大全实用标准 由图2可知:式中Is——杂散电流,A It——牵引电流,A Rr——行走轨电阻,Ω Rt——负荷端与大地之间的泄漏电阻,Ω Rs——变电所与大地之间的泄漏电阻,Ω
5、 R——土壤的横向电阻,Ω ρ——土壤电阻率,Ω·m l——负荷端与变电所之间的距离,m文案大全实用标准 A——土壤的横向面积,m2由于A趋向无穷大,因此R趋向于零。则式(1)可以简化为: 由式(3)可知,在牵引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杂散电流随着行走轨电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泄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杂散电流流入土壤以后就会产生地电场,土壤中不同地电位之间便有电流流动,两个不同区域之间电位差越大,电流就越大。当土壤全部都是均匀的介质时,电流分布也相对均匀。如果土壤中埋置有油气管道时,管道中的杂散电流密度与土壤
6、中的杂散电流密度之比见式(4)[2、3]: 式中j0——管道中的杂散电流密度,mA/m2 j——土壤中的杂散电流密度,mA/m2 δ——管壁厚度,mm D——管道内径,mm ρ0——管道电阻率,Ω·m 因为ρ>>ρ0,所以杂散电流基本上沿油气管道流动,不再流经土壤。2 杂散电流的腐蚀原理文案大全实用标准 杂散电流进入金属管道的地方带负电,这一区域称为阴极区,处于阴极区的管道一般不会受影响,若阴极区的电位值过大时,管道表面会析出氢,而造成防腐层脱落。当杂散电流经金属管道回流至变电所时,金属管道带正电,
7、成为阳极区,金属以离子的形式溶于周围介质中而造成金属体的电化学腐蚀。因此杂散电流的危害主要是对金属管道、混凝土管道的结构钢筋、电缆等产生电化学腐蚀,其电化学腐蚀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 析氢腐蚀 阳极反应: 2Fe→Fe2++4e- 在无氧酸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 4H++4e-→2H2↑ 在无氧中性、碱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 4H20+4e-→4OH-+2H2↑ ② 吸氧腐蚀 阳极反应:2Fe→2Fe2++4e- 在有氧酸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 02+4H++4e-→2H20 在有氧
8、中性、碱性环境中的阴极反应: 02+2H20+4e-→0H 当油气管道受到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时,金属腐蚀量和电量之间符合法拉第定律[4]:文案大全实用标准 m=KIt (5)式中m——金属腐蚀量,g K——金属的电化学当量,g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