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32483
大小:53.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20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厦门市湖滨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课内古诗文阅读(28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鲍.鱼(bào)B.禅.宗(chán)赪.色(chēnɡ)拟.古(nǐ)斟酌.(潦.缩(lizhuó)ǎo)灼.热(zhuó)醴酪.(lào)戍.兵(shù)山麓(lù)C.彭蠡.(lǐ)巉.然(chán)营葺.(qì)徙倚.(xǐ)突兀.(wù)D.嵌.岩(qià
2、n)奇迹.(jī)江渚.(zhǔ)匡.正(kuāng)干.云霄(ɡān)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①目眇眇兮愁.予(使发愁)②捐.余袂兮江中(捐献)③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受)④舟中估.客.莫漫狂(饮酒者)⑤此时相望不相闻..(互相传颂)⑥廊腰缦.回(萦绕)⑦玉容寂寞泪阑干..(眼泪流干)⑧信造.化.之尤物也(指天地、自然界)⑨貌甚寝.(丑陋)⑩雪肤花貌参.差.是(差不多)A.①②④⑤B.⑤⑥⑦⑧C.③⑥⑨⑩D.②④⑤⑦3.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A.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项伯
3、乃夜驰之.沛公军B.①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①辇来于.秦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D.①盘盘焉.,囷囷焉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4.下列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视为止,行为迟②戍卒叫,函谷举③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④多于南亩之农夫⑤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⑦秦人不暇自哀⑧以赐公⑨籍独不愧于心乎A.①⑧/②⑤/③/④⑥⑨/⑦B.①/②③/④⑥⑨/⑦/⑤⑧C.①②/③/④⑦⑨/⑤/⑥⑧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5.下列有关课内诗歌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C.《庖丁解牛》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
5、,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D.《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土:指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B.六军:指古代天子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
6、一军。”C.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D.梨园:指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歌唱演员为“梨园子弟”。(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7.(本题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4)郦道元
7、在《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分析了国家灭亡的原因。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小题。(每题3分,共9分)《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
8、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