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31516
大小:2.1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0-20
《六个典型村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岗村、华西村、南街村、周家庄、元宝村、大寨的变迁2021/7/15安徽小岗村没什么变化浙江华西村人均$6K,家家有轿车和别墅河南南街村“红色亿元村”的神话河北周家庄华夏大地“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元宝村--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2021/7/15全村已经发展各类企业28家,全村总资产达1.7亿元2021/7/15元宝村与日本联合开发的环保型可降解苇浆餐具盒工厂2021/7/15《暴风骤雨》故事原发地现代新型元宝村黑龙江省尚志市的元宝村,是中国当代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故事原发地。那时的周立波先生在这个过去叫元茂屯的小村搞土改,壮丽的生
2、活令他动笔将一群翻身农民写进中国的历史。 于是,人们记住了在中国的北方,在冰雪深处有一个贫穷而充满活力的小村——元茂屯。 几十年过后,元茂屯改叫元宝村了,与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进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走进一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开发建设中。2021/7/15而今,再次来到元宝村,一幅有着鲜明改革发展印迹的现代乡村图景展现眼前。人们高兴地看到了,往昔那个“光腚屯”,已经成为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小康村,成为黑龙江省优秀的、发展前景巨大的乡村改革的典型。据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宝介绍:目前全村现有农户354户,耕地面积2258亩。20
3、0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人均纯收入5680元,户均存款16万元。随着村经济实力的增强,该村已12年未向村民收取乡统筹和村提留费,所有学生上学费用均由村里负担。农户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有线电视人户率均达100%。2021/7/15无工不富2021/7/15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宝向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2021/7/15元宝村地处半山区,周边有7个国营林场,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居住地在公路边,进入县以上市场比较方便。此外,就是地少人多,富余劳动力很多。自1986年始,在党支部书记张金宝的倡议下,先办起了小型木材加工厂。由于前些
4、年靠贷款维持农业生产,已经欠了银行27万元,那时仍无偿还能力,再贷款已不可能。于是,只能靠个人集资办厂。初办企业的农民对办厂信心不足,不敢将仅有的一点血汗钱拿出来,出现了村民看干部、干部不知怎么办的情景。张金宝书记率先做通妻子的工作,将家中的1.3万元拿出来,放到村委会的桌上。张金宝跟大伙说:“炒豆大家吃,砸锅就一人。干好了算大家好,干不好先赔党员干部的。”经动员共筹集资金3.7万元。第一个小木农具加工厂1986年3月开工了。经过认真经营,这个小厂当年就获利2万余元,乡亲们乐了。2021/7/15“以工为主,工农并举”近年来,元宝村
5、坚持走“以工为主,工农并举”之路,实现了富民强村。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全村已经发展各类企业28家,全村总资产达1.7亿元。从前的“光腚屯”一举摘掉了穷帽子,变成了“亿元村”。在元宝村,大大小小的厂房到处可见,走进村里各企业的生产车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远东木制品有限公司筷子厂的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的分拣着筷子。他们都是元宝村的农民,可是有许多人没种过一天地。于克彬初中毕业后她就来到这个筷子加工厂上班,现在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多年,由最初的挑筷子工人,成为一名车间管理人员。现在她每月的工资已经超过千元。工厂的100多名工人大
6、都是当地的农民,也有不少是从外地来打工的农民。每个月他们都有过千元的收入。“在这里生活得不错,没有感觉这里是农村,和城里的工厂一样。”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话。2021/7/15“农业学大寨”,那时的天空山西省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陈永贵(左三)、郭凤莲(左五)和其他大寨带头人的合影。2021/7/15这是1972年拍摄的大寨获得谷子丰收的情景2021/7/15上世纪六十年代,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恶劣环境里,历经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造出700多亩高产农田,成为中国发展山区农业的典范,由此曾掀起一场长达10多年的“农业学大
7、寨”运动,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代表的大寨人也随之名满神州。据统计,在十几年间,海内外约有100万人来到大寨参观、学习。1978年,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后,曾靠“集体的力量”创下高产梯田奇迹的大寨人难以接受“不再吃大锅饭了”的事实,陷入了低谷。虽然1983年这个村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整个八十年代,大寨都处在沉默之中,停滞未前。2021/7/151992年春,重回大寨担任村支书的郭凤莲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出娘子关去“取经”,寻找致富门路,先后兴办起制衣、水泥、煤炭运输、贸易、饮品等企业,涉及杂粮加工、猪牛养殖、奶业发展、秸秆
8、加工等10多个领域。这些企业不仅给大寨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高层次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大寨这个昔日的农业典范正向着市场经济“新农村”的方向不断发展,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21/7/15上图:大寨大队改造前的后底沟原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