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

ID:4432686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_第1页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_第2页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_第3页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本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日本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其种群遗传结构特征【摘要】:相对于欧洲和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气候变化对亚洲生物群落的分布和遗传结构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报导至今还很少。在冰川后期的种群扩张期间,地理屏障对某个物种的扩散能力的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同样对其种群遗传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伏翼(翼手目)在中国的很多地理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在内都有分布。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以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主要栖息于居民老房里的翼手目动物类

2、群,如日本伏翼,在某些地区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长期生存繁衍和抵御疾病等外界胁迫的基础,种群数量的演变历史对种群的保护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面了解日本伏翼的生存现状及其种群历史演替情况,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动物保护措施,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日本伏翼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流动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分子遗传标记对日本伏翼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历史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利用富集法对日本伏翼(Pipistrellusabramus)进行微卫星DNA文库第一次构建,共筛选到微卫星引物位点10对。在筛选到

3、的这10对微卫星引物位点中,分别对来自广西桂林的37个日本伏翼个体种群进行扩增。每对引物扩增后的分析结果都呈现出多态性,所有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为10个,范围在7-13个不等。杂合度观测值和杂合度期望值范围分别为从0.486到0.971和.752到0.876。经过分析,三个微卫星位点(WW6、PA133和1-20)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但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位点发生连锁不平衡。这些微卫星位点将对日本伏翼及本属的其他物种的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8对位点引物)数据都表明了日本伏翼在各种不同的地理种群

4、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线粒体DNA单倍型种群多样性(h)从0.286到0.9,核苷酸多样性(∏)从0.00025到0.01878;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观测值(HO)从0.58到0.89,杂合度期望值(HE)从0.67到0.82,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从4.13到10.36。3、两种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自然地理结构对日本伏翼种群结构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地,两种分子标记的结果都说明了琼州海峡(把海南岛和中国大陆隔开)对日本伏翼的基因流具有很大的阻隔作用。同时,在两种遗传标记的结果中,所有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呈显著相关(线粒体

5、DNA,R2=0.27,P0.001;微卫星DNA,R2=0.31,P0.001)。4、线粒体DNA序列单倍型的歧点分布分析(Mismatchdistribution)说明了自从第四纪冰川以来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都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且前者呈现星状拓扑结构。线粒体DNA的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虽然相互隔离了7000-9000年,但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仍具有它们的共同祖先。虽然琼州海峡把海南岛与大陆分离至少有10000年的时间,但海南岛蝙蝠种群内没有出现共享的单倍型,说明没有发现共同的祖先或通过近期种群扩张而来。5、微卫星DNA数据分

6、析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线粒体DNA数据的分析结果,反之,发现在大陆/舟山群岛蝙蝠种群和海南岛蝙蝠蝙蝠种群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进一步说明了只有结合运用不同分子标记对种群遗传空间尺度的分析,才能得出更为正确而有效地评价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演化情况。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得知,本文运用了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两种不同的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日本伏翼不同种群的遗传特征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特征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翼手目日本伏翼细胞色素B种群结构扩散微卫星多态性【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

7、0【分类号】:Q953【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8-12第一章文献概述12-31一、分子标记的概述12二、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征12-19(一)按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来分12-14(二)按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来分14-18(三)按限制性酶切和PCR技术的DNA标记来分18(四)按DNA芯片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来分18-19三、分子标记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9-31第二章引言31-34第三章实验方法34-51第一节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34-37第二节日本伏翼微卫星位点筛选方法37-44第三节日本伏翼种群遗传结构的实验方法44-51第

8、四章实验结果51-73第一节日本伏翼微卫星位点的筛选与结果51-57第二节日本伏翼种群遗传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