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孔优化方案

钻探孔优化方案

ID:44321910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钻探孔优化方案_第1页
钻探孔优化方案_第2页
钻探孔优化方案_第3页
钻探孔优化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钻探孔优化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地基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与钻孔深度主要按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1)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2)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3)三级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由于上述对于工程主要性等级的划分原则较为笼统,具体到某个工程不好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稈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3.1.1条条文说明给出了较为具体的一般标准,对于住宅和一般公

2、用建筑30层以上的可定为一级,7・30层的可定为二级,6层及6层以下的可定为三级。建筑地基复杂程度,按岩土种类及性质等因素划分为三类:(1)一级地基(复杂地基);(2)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3)三级地基(简单地基)。1、勘探点平而布置勘探点间距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特点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综合确定,对于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征、风化程度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结合经验确定;对于土质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点间距宜按建筑地基的复杂程度确定:1.1—级地基(复杂地基)布点间距10〜

3、15m1.2二级地基(屮等复杂地基)布点间距15〜30m1.3三级地基(简单地基)布点间距30〜50m(2)勘探点宜沿主要承重的墙、柱轴线、核心筒布置,在荷载和建筑物体形突变处宜适当布置勘探点;对勘察等级为甲级的应在中心点、电梯井及核心筒布设勘探点(按照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o(3)对高重心的独立构筑物,如烟囱、水塔等,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其屮控制性勘探点不宜少于2个。(4)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对于勘察等级为甲级的不应少于5个(按照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

4、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乙级的不应少于4个,且至少有2个控制性勘探点统建小区屮的密集高层建筑群应保证每幢高层建筑至少有「个控制性勘探点,在地层变化复杂和埋藏有古河道的地区,勘探点应适当加密。(5)同一幢建筑物范围内的主要地基持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变化较大时,应补点查明其起伏变化情况,使相邻勘探点的层顶高差不大于1米或补点至间距10米。(6)桩基础方案的勘探点,对预制桩和端承桩宜为12〜24米,相邻勘探点的持力层层顶高差,对于预制桩宜控制为不大于1米或补点至间距10米,对端承桩

5、宜控制为1〜2米;摩擦桩勘探点间距宜为20〜35米;当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7)对复杂地基或荷载较大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桩布置勘探点。(8)复合地基勘探点的布置原则与天然地基相同。2、勘探孔深度勘探钻孔根据性质分为控制性勘探钻孔、一般勘探钻孔。勘探钻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基础类型和地基土性质确定,并满足下列要求:(1)控制性勘探钻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层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高压缩

6、性土层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当上述计算条件不具备时,基础宽度为l-30m时,变形计算深度可按下式估算:zn=b(2.5-0.4Inb)(1-1)注:1、式中b为基础宽度。2、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取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黏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1)当基础埋置较深,基底附加压力小或为超补偿时,建议按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

7、2)勘探钻孔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考虑钻孔深度。(3)一般性勘探钻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在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米时,勘探钻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米;对设计等级为三级的建筑,在该范围内遇有稳定分布的中、低压缩性地层时,勘探钻孔深度可酌情减浅。在北京平原地区高层建筑一般性勘探点深度应达到基底下高层结构部分基础宽度的(0.5〜1.0)倍,并进入稳定分布的地层,当稳定分布的地层为坚硬地层或基岩时可适当减浅。有经验的地区,一般性勘

8、探点深度可适当减小。(4)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群房,勘探点深度建议按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勘探钻孔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考虑钻孔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的需要,如考虑采用抗浮桩或抗浮锚杆时,勘探钻孔深度尚应满足抗浮桩或锚杆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5)当需要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时,控制性勘探钻孔应满足验算要求。(6)桩基础的一般性勘探钻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应小于桩尖下3m。对大直径桩不应小于桩尖下5m,控制性勘探钻孔深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