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

ID:44318501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0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_第1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_第2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_第3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_第4页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策研究当前,随着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和热难点问题日益凸显,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所上升,尤其是青少年犯罪案件仍在高位运行。为进一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威信县委政法委组建工作组,就全县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一、我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特点(一)从犯罪性质看,暴力型、财产型犯罪较为严重。暴力型、侵财型犯罪为近几年來威信县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方式,主要涉及盗窃、抢劫、抢夺、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等各

2、类案件,而乂以盗窃犯罪居多。从全县统计数据看,2009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53起,其中盗窃犯罪41起,所占比率为77.36%;2010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52起,其中盗窃犯罪19起,所占比率为36.54%;2011年,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81起,其中盗窃罪39起,所占比率为48.15%0(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增多。未成年人由于体格不够健壮,心理尚未成熟,受“人多势众”的心理影响,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的团伙性犯罪。从2009年至2012年,全县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44.4%-64.3%之间,共同犯罪突出。(三)

3、从犯罪年龄看,呈现低龄化趋势。2009年至2011年刑事案件中,16—18岁青少年犯罪居多,占86.44%,同时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14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有递增趋势。(四)从犯罪群属看,社会闲散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2008年在校学生犯罪占年度打击处理人数的12.90%;2009年在校学生犯罪占年度打击处理人数的19.80%;2010年在校学生犯罪占年度打击处理人数的35.50%o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一)自身因素: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不够成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

4、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冃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利用,实施犯罪。2、盲目攀比和嫉妒心理。由于受好逸恶劳思想的支配,一些青少年盲目攀比、摆阔气、将排场、爱面子,还有一些对社会认识不足,没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最终走上犯罪道路。3、青少年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有的学生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4、逞强好胜心理。未成年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丁•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强

5、烈好胜心和好奇心,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未成年人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逞强好胜心强、头脑简单、分辩是非能力差,稍被唆使便容易上当,偏离正道,被坏人利用,其犯罪动机盲目、模糊,只为显示自己,证明自己,不考虑后果如何。5、盲目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未成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对新鲜事物具有神秘感,在认识上有好奇心理,如引导不当也会造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实践中,一些青少年由于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好奇心驱使去寻求刺激,再加之自控力差,进而模仿。从而触犯刑律。6、从众结伙心理。在群体

6、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纠合性犯罪的从众心理特点,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o未成年人结伙犯罪影响大,连续作案多,危害广,成员的共同心理是:要偷大家一起偷,要打大家一起打,你吸我也吸。(二)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监护者和教育责任人,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像保护过度的溺爱型、外川做工的放任型、不良影响的粗暴型

7、等几种教育类型容易引发不良后果,轻者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重者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误入人生歧途。1、过分宠溺的家庭。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徳,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类青少年若父母是领导干部或大款之类的人物,则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往往有恃无恐、称王称霸,经常纠集一班“小兄弟”在自己周I韦I,旷课逃学,打架斗殴,偷盗抢劫,无所不为。由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背景,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管教和打击不力。2、简单粗暴的家庭。其

8、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类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因此导致违法犯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