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07687
大小:495.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20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专项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南川三中初三语文备课组(一)考例导航2002年中考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
2、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12.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填空(5分)(1)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_____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_________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2)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作者表现出
3、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伯乐(在位者)对千里马(人才)起决定毛遂自荐知人善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愤慨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准确的。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C.《马说》中的“说”在这里表叙述,本文述说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D.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宋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B14.翻译下面
4、的句子(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粮食驱赶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03年中考题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B、人恒过国恒亡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D、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2)困于心,衡于虑,而
6、后作翻译:B(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行为上要。(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4分)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要点:“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读下面文言文,完成ll——14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7、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004年中考题1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何间焉B。公问其
8、故立有间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D。何以战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翻译(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分)翻译:D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1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