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

ID:44301975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_第1页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_第2页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_第3页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_第4页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浅析电网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及防范对策摘要:电网污闪事故往往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其危害极大,正确认识污闪事故产生的原因,对于污闪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和污闪过程的分析,结合污闪典型事故案例情况指出污闪事故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污闪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rti污闪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关键词:污闪事故;产生机理;影响因素;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A1、引言电网是一个高电压、远距离、大功率、交直流混合运行的大电网,安全

2、技术问题十分复朵,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电网容量和电压等级相应提高,工农业发展也使得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电网的污闪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大范围的电网污闪跳闸事故,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展电网污闪机理研究以及做好防污闪工作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2、污闪事故的产生机理2.1污闪机理电网的污闪事故是由于大气污染不断加剧,空气中的各种酸、碱、盐、氨、苯、酚、重金属微粒、灰尘等污染物不断增多引起的。这些污染物降落到输电线路的绝缘瓷瓶串上,便形成污秽集合物,就好像给瓷瓶套上了一件“

3、尘衣”。大雾天气出现时,组成大雾的小水滴就会不断浸湿“尘衣”。时间一长,污秽物屮的可溶性电解质就会被溶解,在高电压的作用下,泄漏电流就会明显增大。由于瓷瓶上污染物分布不均,被雾滴浸湿的程度也不同,因而表面出现的干燥和潮湿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引起电压的分布不均,输电线的通路受到干扰,在无绝缘效果或绝缘效果较差的线路部位就会出现局部电弧,从而导致全网络断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污闪”事故。2.2污闪过程宏观上可将污闪过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①绝缘子表面的积污;②绝缘子表面的湿润;③产生局部放电;④局部电弧发展,完成闪络。在线运行的绝缘了,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工业排放物

4、以及自然扬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表面逐渐沉积了一层污秽物。当遇到潮湿天气时,污层屮的可溶性物质溶于水屮,形成导电水膜,这样就有泄漏电流沿绝缘子的表面流过,其大小主要取决于脏污程度和受潮程度。由于绝缘子的形状、结构尺寸等因素的影响,绝缘子表面各部位的电流密度不同,电流密度比较大的部位会先形成干区,干区的形成使得绝缘子表面电压的分布更加不均匀,干区承担较高的电压。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将产&跨越干区的沿面放电,依脏污和受潮程度的不同,放电的类型可能是辉光放电、火花放电或产生局部电弧。局部电弧是…个间歇的放电过程,这种间歇的放电状态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当脏污和潮湿状态

5、严重吋,局部电弧会逐步发展,当达到和超过临界状态吋,电弧会贯穿两极,完成闪络。3、污闪事故的影响因素3.1典型案例分析3.1.1故障发生经过2009年1月21H至22日、2月10日,丹东供电公司凤城供电分公司管辖的220千伏电芬线、屯北线、长风线三条线路先后跳闸12次,均重合成功。电芬线、电北线133号、135号、136号、154号塔均处于高山,线路下方及铁塔周围上有树林,植被覆盖良好,方圆十千米内没有污染源,线路距东边线公路水平距离约1.5公里左右。长凤线186号地处凤凰山凤景区东侧,线路下方及塔基周围有树林,植被覆盖良好,周围无任何污染源。1月21E1晚

6、至22H清晨,凤城地区经历了雾一雨一雪的过程,2月10日至11FI,凤城部分地区出现浓雾,同吋伴有雾淞、霜冻和结冰现象,水平能见度为小于100米,南风2-3级,温度:-2到7°C,相对湿度:96%o电芬、电北线线114至191号按I级污秽等级设计,分别采用14片XP-16绝缘子(爬电比距1.6-2.6cm/kV)或14片XP-7绝缘子(爬电比距3920mm)0电芬线、电北线133号、136号、154号绝缘子配置为单串14片XP-16绝缘子(爬电比距4060mm);电北线135号绝缘子配置为双串。长风线186号原配置为双串14片XP-7绝缘了(爬电比距3920

7、mm),因2009年1月22日发生闪络,于2月5日带电更换为FXBW3-220/100-2150*2支合成绝缘子,上加FC70/146*l片玻璃绝缘子。3.1.2故障原因分析1月21日至22日跳闸原因:闪络绝缘子上有一层明显的冰膜,此系先雨或雾后温度快速下降后形成的,如果冰层脏污则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引发冰闪。2月10日跳闸原因:主要是绝缘配置偏低、脏污大雾的影响和地形地势的影响。此次跳闸闪络串绝缘配置均为XP-70*14或XP-160*14,爬电比距1.8cm/kV,如果按照老标准GB/T16434基本满足要求(一级污区爬电比距要求为1.6-2.Ocm/kV

8、),但是按照新标准则最低应配置16片XP-70或X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