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95570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狭隘的理解“以就业为导向”,使高职通识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做事的知识,学会一门职业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高职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则只是一个形式,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实到实处。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途径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
2、调专业教育,认为学生只耍学习做事的知识,学会一门职业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高职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则只是一个形式,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实到实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过丁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使学生的人文索质和思想修养不够,使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同时专业教育在学习过程屮也不够全面,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识教
3、育。1.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GeneralEducation"翻译来的,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入,认为将"GeneralEducation"翻译成“通识教育”更贴近词语的涵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教育达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创造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2.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冃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行
4、业拓展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个方面。对通识课程的理解至少有两种观点:一是指素质与通识课程,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冃的的通识课程,也有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军训等内容來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二是指可以由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主要是学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选择,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2.2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來落实,通识教育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來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要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得以实现,不
5、仅需要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冃前,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英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还有…部分通识选修课程《职场沟通》、《社会实践》、《学牛:操行》、《学工社团》、《城市文化》等。从素质与通识选修课程來看,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课程。2.3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从培养目标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
6、从事专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徳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吋,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课程学分看,我国高职通识课程比例为25%〜35%,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o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均衡,一般占课程总量的40%〜50%。这说明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识课程的比例有待提高。同时对课程学分的设置需要研究探讨。从课程结构上,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般由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选修课一般面向全校学生,采用任选或限制性的选修方式。一般必修课占总课程的65%左右,选修课程占总课程的35%O从修习制度看,
7、以必修课程为主,限选和任选为辅。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践课的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课程评价看,必修课程采用全校统一考试,选修课则较为灵活,整体來说对选修课程要求较低。2.4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4.1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够老师们对“以就业为导向”狭隘的理解,就走进了功利性的死胡同。当今的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