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91201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O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80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40例和B组(对照组)40例。A组用单用基础治疗,B组用巴曲酶加基础治疗,均在发病后6〜48h内给药。治疗后48h〜7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8例病情恶化成进展性脑梗死,B组全部病例病情中止进展。观察发现对病情控制的有效率A组为80%,B组为100%,B组明显优于A组(P〈0・01)o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屮止病情进展。较单用基
2、础治疗效好,应用方便且安全。【关键词】巴曲酶: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12-02目前认为,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发病后3〜6h内超早期的溶栓治疗,然而,诸多因素影响,得到及时溶栓治疗的并不多。鉴此情况,我科2007年6月〜2009年1月应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发病超过6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治疗观察共80例,均是发病在6〜48h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40例和B组(对照组)40例。其中A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
3、8~76岁,平均62岁。有高血压病31例,有糖尿病7例,血脂升高24例,冠心病8例。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岁。有高血压病34例,有糖尿病8例.血脂升高21例。有冠心病8例。两组病例性別、年龄分布及伴发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并排除脑出血,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且符合以下条件:①收缩压〈200mmHg(1mmHg二0.133VkPa),舒张压〈100mmHg;②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③出凝血吋间、血小板正常;④肝肾功能无损害;⑤非栓塞性大面积
4、脑梗死。1.2治疗方法两组均同时防治脑水肿,调整血压、降糖、扩冠、调整血脂、支持等基础治疗。A(对照组):单用基础支持治疗,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人院第1、3、5天分别给予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mL:5BU,国药准字:20030295)10、5、5BU静脉滴注治疗。1.3观察项目两组于治疗48h及7d时复查出凝血吋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吋间(PT)、部分凝血活酶吋间(APTT)、血浆纤维蛋口原(FIB),同吋观察肢体肌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项目的变化。1.4疗效判定方法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
5、过的《脑卒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分别于人院时、治疗48h及7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评定为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的列为未能有效控制的进展性脑梗死[2]o1.5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经检验A组与B组对病情控制的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2结果2・1两组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多数病例PT、APTT稍延长,以治疗组较明显。部分病例肢体肌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现变化。2.2A组40例中有8例恶化,对病情控制的有效率为80%。其屮6例在入
6、院48h内恶化,2例人院7d内恶化。1例恶化立即改用B组方法治疗。B组40例中全部病例治疗有效无恶化,对病情控制的有效率为100%。3讨论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溶解血栓及改善微循环药物。主要作用机制:选择性作用于纤维蛋白原的链末端的精氨酸和廿氨酸Z间,使纤维蛋口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使单体聚合成多聚体,再分解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从而在不引起血管内凝血的前提下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3],通过降低纤维蛋口原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通过毛细血管能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
7、流速度,从而改善微循环,而防止血栓形成[4]。同吋,巴曲酶还能促使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对纤溶酶原有很高的亲和力,在局部有效地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起到溶栓作用[5];另外,巴曲酶还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及降低神经毒性作用,降解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性毒性,具有脑保护作用[6]。本组资料显示,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过程屮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巴曲酶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
8、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全国笫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2]王维持•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