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8884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内容摘要】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提出背景,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指出目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结构问题,探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多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环境设计专业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最早是在职业教育中提出的,要求专业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不仅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用人单位的高级技术应
2、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因符合职业教育“产教一体化”的发展思路而受到高度重视。二、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耍性当前,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级技工荒”难题凸显。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以精英教育为主,重理论研究,轻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屮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
3、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提高教师队伍质量。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双师型”师资力量就显得非常关键。三、环境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环境设计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中艺术学门类下新调整的专业之一。环境设计的工作范畴很广,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和园林设计等一系列技术与艺术问题。环境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修养,也需耍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因而,环境设计专业的
4、“双师型”教师更有利于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和新型实用人才。冃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大多非“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的比例较高,且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表现为学历高、专业理论知识强,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牛•产实际和脱离,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环境设计专业范畴的复杂性以及较强的操作性,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借鉴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经验,根据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出…批高质量的
5、“双师型”教师队伍。四、环境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所在院系通过与对口设计公司、设计院所的联系并取得他们的支持,积极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训。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连续两个月在企业接受继续教育,了解市场需求、企业工艺流程、企业管理文化等,拓宽视野、提高技能水平,从而加快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第二,有能力的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支撑。如编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项冃预算书、撰写方案策划书、向评审办汇报预期成果等,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业务来源。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提高企业
6、的积极性,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2•产教研结合,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和工作室校内实训场地是教师参加实践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训场地儿乎形同虚设。要么只是一个空壳教室,缺少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要么有了相应的配套设施但乂缺少实训专员讲解设备的丁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导致设备无法启用,最终成为应付教学评估的闲置资源。建设校内实训场所还需要校方的资金支持和人员支撑,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师参加定期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场所。开展T作室模式也是对实训场地建设的一种补充实践形式。学校应鼓励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组
7、建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一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实践项目,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为工作室创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借此平台与外界沟通,随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并及吋反映到教学中去。3•导师“传帮带”,培养科研素质“双师型”教师应该是从生产科研一线挑选出来的,既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又具有新颖的知识结构,是科研型教师。①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培养青年教师“双师”素质釆用“导师制”,是快速有效的途径。可以采用双向选择或学校指派的方式为青年教师安排具有高
8、级职称的教师为导师,导师则要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从文献检索、项目申报、论文写作、课题带动等方面进行多途径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吋,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导师制”规定并定期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青年教师的盲目性,缩短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