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85276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试述信用证欺诈和防范_理论法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信用证欺诈和防范内容摘要:信用证欺诈是民事欺诈在信用证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导致信用证欺诈的根本原因是信用证法律制度的独立抽彖原则。本文就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出现的欺诈风险,阐述信用证欺诈的概念、成因、种类,并提出防范措施。前a信用证(LetterofCredit,L/C)是一家银行(开证行)按照其客户(开证中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向另一方(受益人)所签发的一种恥哟定,根据这一约定,如果受益人满足了约定的条件,开证行将向受益人支付信卅证屮约定的金额。信用证在本质上是银
2、行有条件保证付款的证书,是现代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的产生,本身就是因为异地异国间的贸易中存在着欺诈的可能性。而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融资工具,信用证方式木身并未消除国际贸易屮欺诈的各种成因,同时由于信用证交易的复杂性以及信用证制度本身只关注单证和符而不去考虑其它因数的特点,导致信用证欺诈的频繁发生。信用证欺诈破坏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中国人陆的信用证欺诈I•分严重。自中国银行1987年8月1开始,在所有开出的信用证上加上“按照国际商会第40
3、0号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条款开立”以接受UCP以來,此后的数年间就已经发生过数起数额巨大震惊中外的信用证诈骗案。近来的相关报道说近年来信用证欺诈案件涉及的数额越來越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欺诈案也不在少数,如2000年判决的牟其中案,银行损失金额达到4000Jj美元。随着越來越多的信用证诈骗案件的发牛,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因为信用证诈骗导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仅是开证屮请人不愿付钱,而月•银行也往往不愿意兑付信用证,或拖延信用证的付款,冇时候是银行主动止付,而更多的情况则是被动止付,例如被法院冻结止
4、付。经常发生外国银行状告我们商业银行开了信用证不按时偿付、不履行议付行的责任,不履行承兑人的责任时有发生,这样的结果损害了我国银行的国际形象,也会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一个国家金融金业的信誉和形象往往会直接和国家的信誉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瑞十银行环球贸易融资部亚太区总经理RolfM.Berweger在1999年中国国内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说:“据我所知,冃前除中国银行等大银行以外,其他中国的银行开出的信用证都在国外被秘密加保(兑),否则(外国的)出口商不接受。"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商会官方出版物文章的证
5、实。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问题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对于信用证的欺诈方式和防范措施的认知,对于防范信用证欺诈至关重要。一、信用证欺诈的概念及其成因(-)信用证欺诈的概念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屮被普遍釆用的一种贸易结算方式,被英国法官们称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覽自信用证制度产生以來,国际上对于何谓信川证欺诈并无统一的认识。美国的《统一商法典》对于“伪造”、“欺诈”、“交易屮的欺诈”都没有卜-定义,在法律界也存在不同的理解。"欺诈''一词英文为fraud,由拉丁文fraudulenta演变而来,原指一切欺骗、虚
6、假使人上当受骗的不法行为。在英国信用证法制上冇着璽要意义的英国上议院判例RoyalBankofCanadav.UnitedCityMerchants屮有这样一段经典的陈述:"只要是卖方提示了包含了对于买方的认知來说是不正确的、对事实进行了实质性的、明示或暗示的虚假陈述的单据,都是欺诈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屮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悄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可见,通过不
7、诚实手段剥夺他人的经济利益正是信用证欺诈行为的一个核心特征。信用证欺诈可以从广义上和狭义I:作两种理解,广义上的信用证欺诈形式复杂,种类繁多,可以泛指一切涉及信用证交易的欺诈行为;1佃狭义上的信用证欺诈是指受益人实施的欺诈行为。本文对信用证欺诈采用的是广义上的理解,认为信用证欺诈(FraudinLetterofCredit)是在国际贸易信用证支付(包括信用证交易和基础交易)中,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假彖或蒙蔽事实真相,诱使其他当事人陷于错误认识,并依赖于该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从而失去属于自己的财产或放
8、弃某项法律权利,以达到从屮获取一定不当利益的目的而为的行为。在这里,一方当事人可能是受益人、开证屮请人,也可能是受益人与船东共谋、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共谋、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共谋。一般认为,信用证欺诈的构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信用证一个或儿个当事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既明知其欺诈行为可能使另一方当事人陷于错谋认识,并希望另一方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而为一定行为;2.客观上欺诈的一方有积极的欺诈行为,如伪造虚假情况或蒙蔽事实真相;3.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认识做了某种显然使口己处于不利地位的行为。应当指出的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