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82974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论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产业化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产业化开发【摘要】本文基于对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产业资源的研究,介绍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实施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条件,分析其实施产业化开发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实施产业化开发的建议,旨在促进基地的商业性开发力度,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关键词】高原训练;训练基地;产业化开发;建议0前言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2000〜2500m)的地区进行定期专项训练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通过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使训练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内在潜能。⑴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景观,从热带雨林到雪山峡谷
2、、从地热温泉到湖泊江河、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广大红土高原、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种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进行高原训练最理想的去处。目前云南省已具有昆明海境训练基地、呈贡训练基地、云南省水上项目训练基地等设施及服务较为全面的高原训练基地,此外,在云南的丽江、会泽、沅江、香格里拉、河口等地州县市也建立了体育训练基地。⑵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逐渐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运动队来云南训练,给云南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日渐明显。充分利用、有序经营、高效管理、合理开发高原训练体育资源,促进基地产业化进程,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已经收到政府、企业等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关注。1云南省高原训练
3、基地产业化开发的优势1.1优越的高原地理环境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平均海拔2000m左右,最髙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梅里雪山髙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m。云南地势地貌总特征:其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其二,是高山峡谷相间,此特征在滇西北会泽县等地区尤为突出;其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其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其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温泉多,分布广,地热资源丰富。温泉水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矿物质,温泉浴有利于运动员疗养保健、缓解疲劳、机体恢复。1.2适宜常年训练高原气候类型和特征云南地处低纬
4、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C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C以上。1.3开展高原训练的基础云南独特的地形外貌为高原训练、高低海拔交叉训练提供了绝好的自然条件,使云南高原成为田径、自行车、游泳、球类、皮划艇、赛艇等体能类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理想场地。目前,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相继来到云南进行高原训练,并有意倾向于在云南进行高低海拔交叉的训练。云南优良的高原训练、高低交叉的训练环境有利于提高训练效率及训练效果1.4具
5、备产业化开发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对基地的建设不断加大,省内各大高原训练基地场地设施,后勤保障体系和娱乐餐饮服务设施已正在逐步完善,并初具规模。此外,云南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加上基地内众多训练、健身娱乐设施和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可以形成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产业群。2基地产业化开发存在的问题2.1科研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不实用、运作障碍、科研人员严重缺乏、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主要问题。还不能能提供全面的生理、生化、生物力学、训练学、心理、营养、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服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地的发
6、展。2.2管理措施有待改善,目前云南个高原训练基地已逐步走出计划经济模式,尝试通过企业管理模式对高原基地的资源进行市场开发,但由于刚刚起步,市场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3]。2.3基地开发过程中对人文资源以及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以训练基地为中心的产业群体。3促进云南省高原训练基地产业化开发的措施3.1以昆明的高原训练基地为龙头逐步建立健全各基地的科研服务体系,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聘用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完善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地具备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运动的所要求的软、硬件设施。3.2利用企业管理的管理模式对训
7、练基地的剩余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聘用体育管理人才,对部分基地资源实施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以达到对训练基地的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3.3基地管理者应具有大局观念,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人文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建立以基地为中心的体育旅游场所,此外,合理规划布局基地周围的餐饮、住宿等服务场所,最终建立起一各高原训练基地为中心的产业群,提高基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温优良,徐国琴•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与运动能力[J].广州体育学院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