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家与汉简研究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

ID:44276753

大小:51.5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0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_第1页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_第2页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_第3页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_第4页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梦家与汉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梦家与汉简研究沈颂金【英文标题】ChenMeng-jiaandHisHanBambocDocumentsStudy【作者简介】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北京100088沈颂金仃965—),男,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法律古籍整理研究。【内容提要】陈梦家首次采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汉简,即把简牍作为烽燧遗址的岀土物,全而进行考察,《汉简缀述》是其代表作。此外,他对简牍形制学的探讨,不仅拓宽了简牍研究的内容,而但为简牍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关键词】陈

2、梦家《汉简缀述》考古学从20世纪初年斯坦因(AurelStein)等人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楼兰、尼雅、敦煌发现一批汉晋木简,到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出土的469枚竹木简,木简出土总数达一万余枚。其中,尤以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居延汉简最为重耍。它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内容十分丰富,为后人研究汉代政治、经济、军事及史地,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利用甲骨文字、敦煌文书、汉晋木简等新材料,结合文献记载进行研究,成为新史学建立的标志。罗振玉、王国维最先涉足这一领域,他们合著的《流沙坠

3、简》开简牍研究之先河。劳继之,所著《居延汉简考释》堪称居延汉简研究集大成之作。但是,王国维、劳的简牍研究,仅局限于排比事类,与文献相比勘,或者考订某些字词,或者证实片断的历史事件,仍然没有摆脱把简牍新材料视做历史研究的工具的传统窠臼,停留在以简证史的层次。尽管沙碗(EdwardChavannes)已经认识到了简文笔迹的相似性,王国维在《流沙坠简》的附表中曾对敦煌诸燧和当于简上何等级的治所作过初步的推定,马衡也曾经试图用坑位来编次居延汉简,都意识到了考古学在简牍研究中的重要性,但限于条件,他们并没有完全将考古学纳入简牍研究

4、范围之内。只有到了陈梦家,这种局面才得到了彻底的改观。一、《汉简缀述》:简牍学与考古学结合的典范陈梦家(1911-1966),祖籍浙江上虞,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与徐志摩、闻一多一起,是“新月派”后期颇有影响的年轻诗人,先后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陈梦家由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出古文字研究转入古代历史和考古学研究,在《尚书》、甲骨分期、西周铜器断代、汉简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除《汉简缀述》夕卜,他还著有《

5、尚书通论》、《殷墟卜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六国纪年》等多种。陈梦家虽然没有受过出野考古的专业训练,但深知考古学对丁•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早在1937年,他与闻一多等人一起前往安阳,参观殷墟的最后一次发掘。40年代,他在美国讲学期间,较多地领略了西方现代考古学资料的整理方法。1952年院校调整后,陈梦家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次去考古现场参观,熟悉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因此,陈梦家能够按照考古学的要求,发扬金石学的传统,推陈出新,尽可能科学地整理大量考古发掘物及非发掘出土的资料,在某些研究领域(如甲骨卜辞、殷周铜

6、器、汉晋木简等),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1959年7月,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仪礼》简册,次年六七月间,陈梦家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往兰州,协助甘肃博物馆整理武威出土的汉简,并做进一步的研究,写了释文、校记和叙论。同时,他还对此墓所出的日忌、朵占简以及18号墓出土的“王杖”十简也做了考释,后经反复修改,于1962年定稿为《武威汉简》一书出版。与此同时,陈梦家还负责《居延汉简甲乙编》的编纂工作。以此为契机,他的研究兴趣遂从甲骨文、金文铜器方面转到了汉简研究领域,对居延、敦煌、酒泉等地所出汉简进行了人规模的整理和研究,其

7、中包括对居延汉简的出土地点、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烽燧遗址的分布排列,以及简牍形制的考索。直到1966年逝世为止,他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共完成14篇论文,约30万字,结集成《汉简缀述》,由屮华书局1980年出版。将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应用于简牍研究,是陈梦家《汉简缀述》的最大特色,尤其是与考古学的结合,标志着简牍学科的正式形成。所谓简牍研究与考古学的结合,主要是指结合发掘报告对出土简牍内容进行综合考释时,研究当地的历史、地理情况,这在居延等边塞遗址出土的简牍研究屮尤为重要。例如,对整个居延烽燧遗址的分布定位,即属于考古学

8、研究的范畴。陈梦家《汉简所见居延边塞和防御制度》,就是利用考古发掘报告所写的杰作。这一方面与陈梦家的考古学意识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发掘报告等原始记录陆续刊行公布的结果。由于考古技术和方法的落后,加之斯坦因等人并不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考古学家,因此,他们在西北楼兰、敦煌所获的汉晋木简并不是按照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学方法发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