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

ID:44268705

大小:7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_第1页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_第2页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_第3页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_第4页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百年全祖望研究综述俞樟华潘德宝内容提要全祖望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百年以來,有关全祖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是理清了具生平事迹和创作情况,整理出版了《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二是揭示了他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和增补辑《宋元学案》的历史贡献,三是充分论述了全祖望史学思想的特点和成就。但是,对于全祖望经学思想和文学成就的研究,尚比较薄弱。关键词全祖望;百年;研究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郵县人。这位生活于康乾时代的箸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在清代学术史上有极大的贡献。190

2、5年,刘师培发表《全祖望传》(《国粹学报》十-•期,又见《屮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标志着二十世纪对全祖望研究的开始。纵观百年全祖望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础性和开创性的,研究者多为史学家,他们着重勾勒、考证谢山的生平;八九十年代以來,对全祖望的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视野有所拓宽,论文数量也增加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08篇(不含明清文史哲专著中章节)。2005年,宁波市举办了全祖望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越魂史笔》、《史心文韵》(宁波出版社,2005年、2007年)两种论文集。从地域上讲

3、,港台学者的研究论文要比人陆学者显得厚重,特别是詹海云的博士论文《全祖望学术思想研究》和张丽珠的硕士论文《全祖望之史学研究及其影响》,研究眼界开阔而深刻。总体上,对全祖望的研究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专著只有一部王永健的《全祖望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下作《评传》),冇些论文观点陈陈相因,并无新见。部分有关淸代文史哲研究的著作中,虽辟有章节论述全祖望,但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分下而几个方而來论述百年全祖望研究的基木情况。一、生平事迹全祖望生平研究,是研究全祖望的基础工作。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详细考论全祖望的一生,以年

4、谱、评传为两大宗;具次是考证全祖望在某一时期的某件事,以单篇论文为主。蒋天枢《全谢山先生年谱》4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属于笫一类,蒋《谱》订正全祖望弟子董秉纯《全谢山先牛世谱》和《全谢山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卬书馆《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四辑题作《清全谢山先生祖望年谱》,作者题为清代史梦蛟,误。上海古籍出版社《全祖望集汇校集注》载冇此两文)的缺失和疏漏,系年抄录全祖里及友朋相关诗文來卬证其牛:平出处。更主要的是将全祖望一牛分为四个时期,“于先生思想变迁,甚为清晰”(太玄先生言,见其《读全祖望先生年谱》,《燕京人学图书馆报》第

5、62期)。王永健《全祖望评传》也承袭了四期分法,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出世,到雍正七年(1729)25岁,是全祖望读书甬上,怀抱经世大志时期;从雍正八年(1730)26岁,到乾隆二年(1737)33岁,是全祖望“薄游京洛”,饱尝人生艰辛时期;从乾隆三年(1738)34岁,到乾隆十二年(1747)43岁,是全祖望“居家十载”,潜心学术研究时期;从乾隆十三年(1748)44岁,到乾隆二十年(1755)51岁,是全祖望“衣食奔走”,二任书院山长时期。唯第二期比蒋《谱》提前两年,以全m26岁进京为界,更为允当。《评传》还详细罗列全祖望的

6、家世与交游,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全祖犁的师友,如方苞、李级、厉鹑等人,指出这两方而对全祖望思想和性格的形成有巫要的作用。《评传》是H前最为全而翔实的全祖望生平研究。1另外尚有一些文章比较简练地概述了全祖望的一生,与刘师培《全祖望传》相近,如《清史列传》和《清史稿》中的《全祖望传》、《清儒学案》及唐鉴《清学案小识》中的《谢山学案》部分、周黎庵《清代民族史家全谢山》(《犬风》第54期1939年)、刘季高《全祖望传》(《屮国丿力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三,山东教育出版II:1989年,又见刘氏著《斗室文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7、、杨启樵《全谢山其人其事》(《明清史抉奥》,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年)、顾志华《全祖望传》(张舜徽主编,《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袁元龙《明清浙东学术四人家Z———全祖望》、周时奋《浙东学术的最后一块丰碑》、俞信芳《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全谢山先生诞辰三百周年纪念》(三篇皆见于《越魂史笔》)等。另一类文章则专门考订全祖望生平疑案,形同笔记谈助。清人徐时栋《烟屿楼集》卷16《记杭堇浦》(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第1542册)记载杭世骏晚年与全祖望交恶一事,全祖望殁后,他扣压全祖望文集,

8、又窃全祖望文章六七篇为己有,编入《道古堂集》,徐时栋讥Z为“卖死友”。这一记载引起极多的争议。孟森《亭集公案》(连载于《青鹤》杂志笫5卷第14、15、16期,1937年)认为此文大致可信,唯所谓交恶之情形,过于夸张,而杭世骏也未有窃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