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ID:44267144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0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_第1页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_第2页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_第3页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_第4页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治理,全面有效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等行为,进一步净化我区农村食品市场环境,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农村生产生活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区政府决定自2018年12月17日起,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

2、的指导意见》(农质发(2018)11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农质发〔2018〕12号)(以下简称《方案》)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二)主要目标。全面有效打击生产经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使我区农村食品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农村地区食品综合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村食品安全水平和保

3、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农村消费者和全社会参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收缴一批假冒伪劣食品,处理一批“山寨”食品商标侵权案件,移送一批违法案件,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目标,形成有效震慑氛围。二'整治重点(一)重点对象: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商贩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村集市、食品零批市场。(二)重点品类: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三)重点情形:一是食品假冒情形,包括使用不真实的厂名

4、、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信息;二是侵权“山寨”情形,包括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误导消费者;三是食品假货情形,包括假羊肉、假狗肉、假驴肉等涉及食品欺诈的行为;四是"三无”标志情形,包括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等;五是劣质食品情形,包括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以及超过保质期等。三、主要措施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精心组织、周密实施,按照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意见》和《方案》要求,主要开展五大行动。(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

5、品执法大检查行动。围绕生产经营环节开展执法大检查,集中收缴一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把对个别重点对象检查与全面清理检查结合起来,把对重点品类现场检查与监督抽查结合起来,查看是否存在重点违法违规情形。发现问题隐患,要进一步核查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索证索票是否到位、进货查验责任是否落实、生产经营记录是否健全。发现假冒伪劣食品,要坚决收缴并及时销毁,切实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全面净化农村食品市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二)开展农村食品商标大保护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在商标注册工作中从严把握涉食品类商标审

6、查标准,严厉打击恶意抢注、模仿食品类高知名度商标行为,集中查处一批商标侵权假冒案件。依法打击、规范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使用商标、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行为。严厉打击食品类商标侵权行为。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加大商标侵权食品源头追溯力度,对商标侵权食品生产、销售及商标标识印制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责任单位:区科技局)(三)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大追查行动。充分发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作用,发现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要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依法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和为其提供

7、商标、广告、认证、包装等服务的经营者。坚决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端掉一批违法“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对违法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实施禁业限制。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责任单位:区农林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四)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大共治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一网五体系”作用,依托村“两委”实施网格化管理,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为抓手,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作为农村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强化社会共治。有条件的镇

8、、街道要设立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开展群防群治。在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村委会张贴12315、12331、12365等投诉举报电话,公开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广大农村居民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将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社会信用平台管理,实施联合惩戒,引导和督促各类主体依法生产经营。(责任单位:区农林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社)(五)开展食品知识和法律标准大培训行动。加大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教育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