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56921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研究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研究清代后期湖南灾害连年,引起了社会的冲突与政治的动荡,严重威胁了清朝统治。因而,大灾之年,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秩序,会采取一系列赈灾救灾的措施。据统计,清代后期儿乎每年赈灾救灾,有时甚至一年数次,施赈总数达到156次,平均每年两次[135」。如下表:清代后期湖南赈灾救灾次数表时间赈灾次数平均每年赈灾次数道光二十年■二十九年(1840—1849)232.3道光三十年■咸丰九年(185()—1859)212.1咸丰十年-同治八年(I860&mda
2、sh;1869)90.9同治九年■光绪五年(1870—1879)60.6光绪六年■十五年(1880—1889)111.1光绪十六■二十五年(1890—1899)212.1光绪二十六年■宣统三年(1900—1911)40.4表屮数据来源于田伏隆主编的《湖南近15()年史事日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一)传统赈灾1.官赈“救灾赈饥急于星火”o大灾之年,饿殍遍野。“若不急筹赈恤,则老弱转乎沟壑,壮者即流为盗贼。虽乘荒抢劫,律
3、有切条,但严定其劫夺之罪,而不予以存活Z路,恐挺而走险,诛不胜诛,惟冇发赈安民足以潜消勾结,预杜乱胡”o统治者更多的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角度来看待灾民问题。他们唯恐“饥民十百为群,以均粮为名,藉端攘夺,渐至聚众滋事。[136」”因而“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fl37]”,各地方官一面题报灾情,一面委员勘定被灾分数,针对灾民受灾程度差界采取不同的方法。清代后期湖南赈灾,集历代之人成,凡古代赈救之术,无不具备。清代示期湖南赈救捲施主要冇急赈、平衆、工赈、蠲缓
4、及借贷等五个方面。①急赈:指无偿散放谷米钱粮。分为赈谷、赈银、施粥。灾年散放急赈,这种情况很普遍。道光二十九年(1849)夏,临湘“水益剧,谷价腾踊,乃开常平仓谷平臬而煮粥,分济四城饥民。已而饥民集县城数万人,廷撼驰至急诣邑人郭嵩無商振事”,“嵩寿Fl夜循视,询悉围民各具一小舟,避水患城北”,“乃治印帖点按小船人数,俾执以领振。[138]”同治二年(1863),澧县大水,“城堤如故,下流之垸竟无完者,其灾尤烈,饥荒遍野,城市不安
5、。”知州刘某商议办粥厂及费用事宜,以龙潭寺、老关丿甫、隆兴寺为三粥厂,任命夏学、晏开业、唐秋HI、任海门分办,官绅集资,“四出施救灾民无算”o粥厂开始“给筹计粥”,后“改牌,月一•轮,而里居、年岁、姓名载与簿符,稽其数分设芦棚”,“每列坐二百余人,别男女”o“日中餐二巨瓢,饥民约三千余名。&rdquo洪计从开厂到撤厂,近三个多月,用去“米四百五十余石,大豆三厲二十余石,钱七百余串。
6、[139」”光绪二十六年(1900)邵阳旱灾,次年贺金声被任命为赈济委员,当时湖南巡抚俞廉三“花银十八万元,仓谷六万硕[14()]”贩灾,贺金声与委员等赴邵阳散贩,将各局团造报极贫名册,挨户稽查,按册颁发赈款,并召集当地绅商,劝捐巨款,“全活十数万人”[141]o宣统元年(1909)水灾,仅安乡一县“四百余垸全罹浩劫”,水势猛涨,堤垸溃决,致使“死广枕藉,哀鸿遍野,人畜随波而下者,千帀为群,络绎于道,,风餐露宿,具状
7、态远非流民图所能尽绘者。城市缺粮,官舍民房,时有断炊之象。”县令万分焦急,“禀电交驰,请发钱谷”o政府赈款未到,县令“先就木地积谷碾米平衆,开办粥厂,筹款往邻境采接济”,直至“委员解钱解谷先后到县”,才“分区平乗,赶办急赈”,此次奇灾,政府赈款、赈谷等共颁发“四十余万金”[142]o①平果:灾年以低于市价卖给灾民谷米。一•般为社仓、常平仓积谷。荒歉时节,开仓平泉;丰收时节,买谷还仓
8、。也有灾年,用现金往邻境采买谷米。平累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救灾方法。“放赈则库藏Z力存限,平乗则转输Z力无穷。[143]”平聚较Z赈粮钱,资金可以回收利用。光绪二十年(1894)古丈坪厅旱,知府汪明善“委绅赴常徳、武陵运米数百石,佐以常平仓谷数百石,在城隍庙设局平果一次。[144]&「dquo;②工赈:即以工代赈。指灾后征集被水灾民疏通河道,巩固堤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