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与测试

单元复习与测试

ID:44246883

大小:9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单元复习与测试_第1页
单元复习与测试_第2页
单元复习与测试_第3页
单元复习与测试_第4页
单元复习与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复习与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钟祥一中2019届政治一轮复习检测题四命题人:荣思亮审题人:张珍年用题时间:2018年7月23日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的表格内。1.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意思是指统治人民的君主,崇尚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贪图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荀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认识到了“礼”“法”是治国的根本,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②强调“礼”“法”对于治国的重要性,符

2、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③正确揭示了道德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对立统一的关系④看到了国家治理要正确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主次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本世纪以来,被称为“左手材料”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领城受到愈来愈广泛的青睐,对其研究也呈现迅速发展之势。然而它的出现却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的假想。这表明了A.超越现实的假想能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B.符合规律的假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C.思维的眼睛能够主动创造出假想的世界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实现社会存在3.纵观世界艺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

3、中国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存在着差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与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决定了审美观念的差异②艺术表现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必然的③审美观念的差异源自不同的社会实践④艺术创作具有能动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这表明①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②真理具有反复性

4、,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③真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④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认识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

5、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6.美国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提出了“沉默定律”: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沉默定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相对静止是特殊的运动,要认识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②关键部分甚至决定整体功能,要发挥其在整体中的作用③系统由各要素构成,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和有序性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成转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

6、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次讲话和相关著述中都有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既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也是他本人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新发展,成为他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新判断和做出新决策的文化基础。这说明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②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联结④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学历越高,起薪越高。据劳动工资研究所的研究,学历与起薪呈正相关性。以各学历初始教育投资回报率(即每增加一年或者一个阶

7、段的教育带来收入提高的百分比)看,专科为0.4%,本科为4.6%,硕士生为67.9%,博士生为84.4%。材料说明①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正确认识事物要把握本质联系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在《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兔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由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①“狡兔”具有无异于人的居安思危的智慧②“高枕无

8、忧”者忽略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③“狡兔”行为启示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质变④“三窟”之行为启迪我们应做到有备无患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