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类非电学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釜屮学单项训练(物理)六、非电学实验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3与物体所受合力厂及质量刃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电砂纸总、瞅花时图(a)鍛带运动方向简图,其中在挂钩与沙桶之间连接了一个力传感器,交流屯的频率为50Hzo①图⑹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二位冇效数字)②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加,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臼与质量加及对应的丄,数m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5678小车加速度臼/m•s'21.901.721.491.251.000.750.500
2、.30小车质量////kg0.250.290.330.400.500.711.001.67-/kg-1m4.003.453.032.502.001.411.000.60请在方格坐标纸中画出臼-丄图线,并从图线求出小m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丄之间的关系式是;m③若已平衡好摩擦力,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砂和砂桶总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④另有三组同学利用木实验装置,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测量并记录了多组数据,描绘出的a—关系图线如下AyB、C图所示,能正确
3、反映本实验中a—F关系是哪个图线()1.图a、b是力学屮的两个实验装置。(1)图a是用来显示▲;图b是用来测量▲°Rab(2)由图可知,两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3・如图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机.角速度⑷和半径匚之闾的关系的实r5II•验装資图•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辂塔2和3以及长擠4和短權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辂塔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6、7分别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
4、臂8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8的杠杆作用使弾簧测力筒9下降,从而露出标尺10,标尺10上露岀的红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1)现将两小球分别放在两边的槽内,为了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的关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A.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在小球运动半径相等的情况下,用质园不同的力滅做实验.C,在小球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不同的才鶴做实验D.在才滅运动半径不等的情况下,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做实验(2)在该实脸中应用了(选填“
5、理想实脸法气“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宦祝、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3)当用两个质贤相等的小球做实验,且左边小球的轨道半径为右边小球的2倍时■转动时发现右边标尺上赛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数为左边的2倍,那么,左边轮塔与右边轮塔的角速度之比为・(a)(b)4.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如图所示(a)、(b)两种方案,已知滑块的质量为m,木板处于水平方向.(1)(a)图中要准确测出动摩擦因数,必须要求滑块处于状态.(2)(6)图中无论拉着木板以怎样的速度运动,滑块总处于状态.
6、(3)当某同学采用.(b)图方案测量动摩擦因数,已知拉着木板运动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为几,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滑块与木板Z间的动摩擦因数“二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o,点AC间的距离为Si,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①从起始点0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ZXEP二重锤动能的增加彊为:ZEK二
7、o②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还可利用重锤下落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速g=•经过计算可知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小,其原因可能是裁动学柄C.m和rD.m和F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3和半径rZ间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龙运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红白和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
8、时装置的状态.①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关系时,要保持相同.A.3和rB.3和m②图中所示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的关系.A.质量mB.半径rC.角速度o③若图中标尺上红口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9,与皮带连接的两个变速轮塔的半径之比为•A.1:3B.3:1C.1:9D.9: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