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方法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8期深静脉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治疗方法探讨毛明锋金烈摘要目的;加察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7例建立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了解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17例中共发生与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的感染25例(11.5%),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拔管或抗生素从透析导管动静脉端缓
2、慢注入结合尿激酶封管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肾透析感染导管,留置治疗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近年来随着尿毒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高龄透析患者及糖尿病透析患者不断增多[1_2],以”永久性''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不断增多倒目前为止我科已近1/3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以永久性导管作为血管通路.随之而来的导管相关感染也不断增多,其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严重的感染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导管相关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的并发症.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防治对策,笔者对本院217例深静脉透析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的25例导管相关感染进
3、行了系统的观察,对其病原菌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本科成功置人深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217例血透患者为本文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138例,女79例,平均年龄49.8(16—91)岁.病例中慢性肾功能衰竭18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7例.1.2置管方法导管选择美国Kendall公司QUINTONPermath临时或带绦纶套的永久性双腔透析导管•以Seidinger法按深静脉留置导管操作常规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带绦纶套的永久性导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并采用撕脫型扩张导管置管法.皮下
4、导管部分(即泼下隧道)长约15eg带一涤纶环固定,涤纶环距皮肤出口处约23em,置管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定.插入后的深静脉导管用缝线与周围皮肤固定后.覆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其中临时双腔导管166例,带涤纶套的永久性导管51例(左侧12例).深静脉途径经颈内静脉174例,经股静脉43例.1.3导管相关感染的分类和诊断标准[,(1)菌血症可能:表现为血透后期或血透后畏寒,寒颤,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倦怠,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约数小时后上述临床表现消失或明显减作者单位: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心I矢院5肾内科轻,但再次血透时又重复
5、出现至少3次以上.(2)菌血症:有菌血症可能的临床表现,同吋有导管腔内血液细菌学检查阳性,或导管游离顶端细菌培养阳性.有以上两种情况之一并能排除血培养污染和其他原因所致发热.I.4观察项目主要观察感染率,细菌学情况,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2结果21扌例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中并发导管相关感染者25例.其中永久性导管12例,总感染率为II.5%•永久性导管感染率23.5%.25例感染者中,实验室检查显示导管腔内血液细菌培养阳性14例,其中永久性导管阳性9例.导管血和外周血培养均阳性且为同一细菌者5例.感染细菌种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表皮葡萄球菌3
6、例,华纳葡萄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感染的临床症状或体征首次出现距导管置管术后第1周1例,大部分在第48周出现,带涤纶套的永久性导管感染均发生在2个月后,其中3例因导管栓塞血流量不佳而反复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此结果显示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与导管留置的时间,导管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均表现为血透后期或血透后畏寒,寒颤,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痛,倦怠,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约数小时后上述临床表现消失或明显减轻.但再次血透时乂重复发作.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发热.25例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A组
7、(临吋导管)13例确诊后即时拔管并经静脉应用广谱或敏感抗生素1—2周后全部治愈.B组(永久性导管)12例确诊导管相关感染后•立即根据经验用药,予注射用万古霉素(稳可信.日木礼来公司)0.5g化人生理盐水60mL中,从透析导管动静脉端注入,每边各30mL,维持3h.2d后再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根据肌酹清除率调整抗牛素剂量.葡萄球菌属感染者第1周用上述剂量万古霉素2次以后每周1次,共4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予相应敏感抗生素治疗,每天1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8期次,方法如上述,疗程10〜14d,并在每次透析后及抗生素应用后用尿激酶5万
8、u封管.12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糖尿病患者平素导管血流量不佳,曾多次尿激酶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