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检测七年级数学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用吋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亳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中规定的位置上。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日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2、。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天滨州的气温是一3°C〜5°C,那么这一天滨州的温差是A.10°CB.8°CC.4°CD.—4°C2.-2的相反数的倒数等于A.-2B.—丄C・2D.-223.我县麻店镇有“西瓜之乡”的美誉,据估算,2017年全镇西瓜产量大约是360000000千克,那么36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应记为A.36x10’B.0.36x10sC.3.6x10"D.3.6xl0?A.5a+6b=llabB.7xy-xy=7C.8a3+2a35=1
3、0a6D.9a2b-9ba2=0可以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6.下列各图中,A7.如图所示:点弭位于点0北偏西57°的方向,点〃位于点0南偏东16°的方向,那么Z的大小为A.69°D.139°7.下列5个命题:①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②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③如果几个角的和等于180度,那么我们就说这几个角互补;④3險是六次单项式;⑤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8.如果x=2是关于x的方程3x-m-l=0的解,那么m的值为A.2B.-3C.4D.59.一艘轮船沿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然后从B港逆流返回A港,结果返回吋多用了3小时.若船速
4、为40千米/时,水速为5千米/时,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A.X_X40-5-40+5B.x40-540+5小x+5x-5小,C.=+3D.404011.如图,AB〃CD,EF±AB,垂足为点E,48°,则FG与直线AB的夹角Z2的度数是x-5_x+53~4(r_40EF交CD于点F,射线FG与EF的夹角Zl=A.48B.52°D.38°12.已知
5、a
6、=4,
7、b
8、=&那么a-b的值不可能为第II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计算:(一1)—丄X[1—(—2)2]=.414.上午7点30分,
9、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为.15.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二6cm,BC=2cm,则AC二.16.计算:17°38’+42°43'=;15°36'X3=・17.若-5xm_ly3与x2yn+1是同类项,则m-n二.18.有一组单项式:,牛—,....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20个单项式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小题每题5分,满分共10分)解方程:①0.4兀+0.9~~63-0.lx-0.5~~02-0.03+0.02%0.0320.(本小题满分10分)9已知多项式A、B,其中A=x+3x
10、-l,马虎同学计算A-B时,由于粗心把A-B看成了A+B,求得结果3x-2x+l.(1)请你计算岀A-B的正确结果;(2)求出当宀吋,⑴中所得多项式的值。21.(本小题满分10分)己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D丄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点G、F分别是线段BD与BC上的点,且Z1=Z2.求证:FG丄八B.14.(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点0是直线AB上一点,作射线0C,0E,0F,且0E、0F分别平分ZA0C和ZB0Co(1)若ZA0C=70°,则ZB0F是多少度?(2)若ZC0F=58°,则ZA0E是多少度?(3)请判断射线0F和0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
11、)请直接写出图中互余的角以及互补的角(各写两组即可)。23・(本小题满分10分)圣豪购物广场内,一商家把一种品牌的服装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30%后售价,销售一段时间后,为扩大销售量,商场决定将服装打9折再让利14元销售,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0%,问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24.(本小题满分10分)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通过它把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