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

ID:44208887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3T-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66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XXXX—2018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2018-XX-XX实施2018-XX-XX发布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昭滨、邹莉、王世新、孙婷婷、王旭彤、张国权、张健、刘增才、孙健、崔丽波、曹胜利、高凤芝、王妍。沙棘果渣栽培元蘑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沙輒果渣栽培元蘑

2、的场地环境、菌种选择、栽培种生产、栽培和管理、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沙棘果渣栽培元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806.7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

3、求3场地环境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清洁卫生、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和交通便利的场地,远离畜牧场、垃圾场等污染源1000m以上,无污水、废气、废渣、烟尘和粉尘污染源,其他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4菌种选择应选择抗逆性强、抗杂菌能力强、菌丝生长健壮、产量高的菌种。5栽培种生产5.1生产季节栽培种制作时间宜为1月份至2月份,栽培管理时间宜为3月下旬至6月下旬。5.2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规定。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5.3菌袋可使用规格为16c

4、mX(33〜35)cm或17cmX(33〜35)cm的菌袋,菌袋质量应符合GB4806.7的规定。5.4栽培种培养基配方DB23/TXXXX—2018培养基配方:硬杂木屑71.5%、沙棘果渣10%、麦秋15%、豆粉2%、石膏1%、石灰粉0.5%。木屑、果渣、麦隸、豆粉、石膏、石灰粉应符合M5099的规定。沙棘果渣应提前用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5.5拌料将主料和辅料放入搅拌机中,加适量水,搅拌均匀,水分含量60%〜65%,pH值6.5〜7.0。5.6装袋装料高度宜为20cm〜22cm,

5、装料应紧实、均匀,湿重0.9kg〜1.1kg,窝好袋口后插入菌棍。5.7灭菌常压100°C灭菌8h〜10h,高压121°C以上灭菌2.5ho灭菌结束后应自然降温至85°C以下,取出菌袋。5.8接种应将菌袋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冷却至30°C以下,按无菌操作接种。5.9养菌卧式摆放在养菌室的层架上,培养温度应为23°C〜25°C,避光养菌,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每次30mino5d〜7d后应检查菌丝萌发及杂菌污染情况,发现杂菌应及时拣出。6栽培和管理6.1建棚大棚应东西走向,长40m,宽6.5m,高3m~

6、4m。作四行宽1m的床,床高20cm,床与床之间应留50cm的工作道。床面用石灰消毒,铺上编织袋。6.2划口养菌70d〜80d后应在菌袋两端各划两个“一”字型口,长度8cm〜10cm,深度0.3cm〜0.5cm。6.3摆袋将划口后的菌袋卧式摆放在菌床上,堆5层高,用2mX1.2m的草帘覆盖。6.4出菇管理6.4.1菌丝扭结期管理划口后应每天早晚向草帘喷水5min〜10min,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80%以上,温度10°C〜15°C,持续15d〜20do早晚应将草帘侧面打开,通风10mine6.4.2原

7、基形成期管理划口后20d〜30d应早晚向草帘喷水10min〜20min,空气湿度应为85%〜95%,温度10°C〜15°C,不应向原基上直接喷水。6.4.3成熟期管理菇蕾形成后应揭掉草帘,湿度为90%〜95%,温度为10°C〜18°C。子实体长大后可喷少量的雾状水。6.5采收宜在菌盖为5cm〜8cm,边缘稍内卷时采收。采收前一天应停止喷水,采大留小。采收后应清理残姑和姑脚。2d〜3d后,应喷水进行菌丝扭结期管理,20d后可采收第二潮姑。7档案管理建立沙棘果渣栽培元蘑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场地环境、菌种

8、选择、栽培种生产、栽培和管理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