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

ID:44201078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_第1页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_第2页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_第3页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_第4页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相关研究摘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整体预后及生存较差,然而早期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晚期患者。因此,如何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但现有的常规检查手段难以有效的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因此,基因诊断作为一种新兴的诊断手段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青睐,并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基因诊断在结直肠癌诊断方面的发展,重点介绍几种可以在粪便和外周血中检测到的相关基因。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居于第2位,在发展中国家居于第4位,预后较差,

2、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1]。由于结直肠癌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进展为中晚期;目前在初次就诊的患者中,1期(TNM分期)占15%,II期占20-30%、III期占30-40%、IV期占20-25%o根据美国癌症协会2005年的统计数据,早期结直肠癌(I期)的5年生存率可达90%,肿瘤侵犯周围淋巴结者(III期)5年生存率降为67%,肿瘤发生远处转移者(IV期)5年生存率仅为9%o早期结直肠癌较高的5年生存率与其相对较低的检出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因此,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检出率对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结直肠癌的病灶局限于黏膜、黏膜

3、下层,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此外,结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粪便,早期结直肠癌几乎无症状,只有晚期出现排便功能改变、癌肿溃破出血或阻塞肠腔形成不全梗阻时才会出现相关症状。因此,现有检查手段难以有效提髙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近年来,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改善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提供了新方向。1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现状1.1K~ras基因K-ras属于Ras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位于人体12号染色体12.1,含有4个编码外显子和1个非编码外显子,其常见的激活方式为点突变;其突变导致Ras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影响相关信号传导途径,使信号传递通道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从而

4、刺激细胞不断的生长及分化,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Zhou等⑵研究发现,在40%-5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和腺瘤中均存在K-ras基因突变;此外,在13%-95%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异常囊性病灶也检测到K-ras基因突变,据此推测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重要的早期事件。国内研究[3]发现,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的比例为33.57%,并且在260岁女性的人群中突变率较高。此外一项荟萃分析[4]指出,可在29%-100%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发现突变的K-ras基因。Zhang等[5]通过在粪便中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K-ras基因突变的差异显示,结直肠癌

5、者的敏感性为57%(17/30),而正常对照者为6.7%,特异性为93%。因此,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并可以在外周血、粪便等非病理标本中得到检测,未来可以用于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及筛查。1.2CEAmRNA癌胚抗原信使核昔酸(CEAmRNA)可以指导癌胚抗原CEA的合成及表达;而癌胚抗原(CEA)为目前结直肠癌诊断中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进展关系密切。Qin等[6]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EA蛋白、CEAmRNA在4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明显正常对照组

6、(P❷0.05)oWang等[7]采用NestedRT-PCR法检测CEAmRNA在结直肠癌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其在术前组、术后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34%和5%,术前组和术后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44),二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❷0.001,P=0.012)o此外,Shen等[8]采用RT-PCR法检测CEAmRNA在156例结直肠癌患者、40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因此,CEAm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并可以在外周血、粪

7、便等非病理标本中得到检测,未来将为早期结直肠癌诊断及筛查提供新方向。1.3DNA错配修复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MMR)是对DNA的错配具有修复功能的基因,主要成员包括hMSH2、hMLH1、hPMX2、hMSH3和hMSH6,其中又以hMSH2最为重要;该基因突变在人类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HNPCC)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9]发现,在西方国家的HNPCC中,伴有MMR基因改变的占1/200,且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变化为主,并且这种MSI在结直肠癌组织、粪便和胞质中均有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