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93452
大小:4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9
《李河小学学校管理标准整改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河小学学校管理标准整改方案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整改方案改进如下: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徳建设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重心展开工作:1、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核心力量,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是带动班级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联系班级与课任教师、班主任的桥梁。因此,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校特别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实行值日班长轮换,让全班每
2、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中体会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要求,使之得到锻炼、培养,从而自觉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去。2、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而人才成长的基石就是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晨检、黑板报、手抄报等教育阵地,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3、狠抓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來说是终身受益的。组织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规范内容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制度,督促学生认真实施。在班级里创
3、设出良好的行为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机会,使这些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后进生”勤指导,多鼓励,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本,充分认识到学工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1、新的教材观教材并不是教育教学的唯
4、一。指导老师教学的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才具备了教“活书”的条件。由此,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包装”,使“教材”情趣化,生活化。2、新的教学观a、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学生想说,敢说。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张扬。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5、、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互动,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比如说,教师可用幽默的语言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來,使得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b、改变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前我们分小组学习总是以规定的4人或几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现在,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被教师和教室约束着,学生在课堂上虽学到了知识,但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知识表层的认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6、,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3、新的评价观a、变及时评价为延时评价。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受到表扬后,令人激动,受批评后令人yii.丧,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心情波动都很大,试冋在这样一种心境下,还能很好地学习吗?以前我们上课总是很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一句“你真棒”可以让某些学生激动不已,甚至整节课都沉浸在喜悦当中,浮想连翩,如果有的同学回答错了,没有受到老师表扬,他也许会觉得这样很丢人,心想,再也不要随便举手发言了,这样就严重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多的奖励其实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提倡鼓励就是指要多鼓
7、励后进生,找出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口信心。对学生正确的答案,不忙着去表扬;对错误的答案也不急着去否定,而是引导他们详细地了解各种答案是怎么来的。通过这种了解,哪怕是错误的答案,对每个人认识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让学生明白错误只是一些前提下才是错误的,而在另一些前提下就变成正确的了。b、变教师评价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对与错都由老师来评定,这种“唯师独尊”现象仍普遍存在。这样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权威,即便学生对了,只要与教师不同,他也会觉得还是老师的答案好一些。这样对于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