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

ID:44180306

大小:992.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19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_第1页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_第2页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_第3页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_第4页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_陈凯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学报2012年2月SHUILIXUEBAO第43卷第2期文章编号:0559-9350(2012)02-0182-07我国鱼道的建设现状与展望1213陈凯麒,常仲农,曹晓红,葛怀凤(1.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2.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北京100035;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鱼道建设特别是我国2000年以来的鱼道修建、鱼道设计研究(鱼道类型、鱼道位置与水力设计参数三方面)概况,分析显示近年来我国鱼道修建以垂直竖缝式和仿自然鱼道为主,且对应的坝高范围也比较广,鱼道深度基本为2.5~3.0m,流速为0.6~1

2、.2m;剖析了我国鱼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正确的鱼道发展认识,鱼道技术与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不足;提出了鱼道适应性管理理念,通过监测管理发现问题重新调整鱼道设计、运行及管理方案,以期发挥鱼道的最大效益;展望鱼道发展需要制度保证,完善技术规范,重视基础研究且加强学科间合作,切实落实鱼道适应性管理。关键词:鱼道;水生态环境保护;适应性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中图分类号:TV135.9文献标识码:A为了防洪、发电、供水和通航等需要在江、河中进行的筑坝活动对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鱼类自然种群产生深远的负面效应。堰、坝等挡水建筑物直接造成上、下游水文条件的改变,中断河流生

3、境的连续性,阻断鱼类的自由迁徙(不仅关系到长距离洄游种类,而且关系到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依靠纵向运动的所有鱼类),改变了水生生物多样性需要的长年适应生境及河流连续通畅的环境。鱼道对于减缓大坝的阻隔影响,帮助恢复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物种在河流中自由洄游具有重要的意义。鱼道工程措施的有效运行是保持河流纵向连通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对现有设施的调[1]研表明,我国大部分鱼道运行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鱼道研究和建设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法与措施,提高鱼道的设计水平,大幅加强过鱼有效性,对于保护河流生态、促进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国内外鱼道的建设现状[2]1.

4、1国内外鱼道概况鱼道是在闸、坝或天然障碍处为沟通鱼类洄游通道而设置的一种过鱼建筑物。鱼道建筑物的成功与否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之一,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生[3-4]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评价指标。鱼道最早出现于法国,1662年法国西南部的贝阿尔省颁布规定要求在堰、坝上建造供鱼上下通行的通道,其设计原理基于水位落差过大,造成鱼类洄游困难,为开辟通路,调整其水位及流速,以利水生生物溯游。早期这些措施未经过科学研究,更接近于自然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加拿大两国,有过鱼建筑物200座以上,西欧各国各种过鱼建筑物100座以上,日本约有35座,苏联有15

5、座以上,并且这些过鱼建筑物基本采用鱼道[5-6]方式。至20世纪晚期,鱼道数量明显上升,在北美有近400座,日本则有1400余座。其中,较收稿日期:2011-03-28基金项目:财政部、环保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金支持(201009060)作者简介:陈凯麒(1958-),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环境及生态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研究。E-mail:kqchen010@yahoo.com.cn—182—[7]高、较长的鱼道分别是美国的北汊坝鱼道(爬升高度60m)和帕尔顿鱼道(全长4.8km)。著名的巴西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的鱼道为全球最高和最长的鱼道,实际爬升高度约有120m,全长达

6、10km,其中自然鱼道6km,人工修建鱼道4km。建成于2002年年底,耗资1200万美元。这条鱼道每年帮助40余种鱼洄游产卵。有关部门每3个月组织一次监测,每两公里设置一个采样点,监测整条“鱼道”中的水温、水质和鱼类生活情况。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鱼道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总体来说,国内鱼道的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停滞期(20世纪80—90年代)和二[6]次发展期(2000年以后)。初步发展时期始于规划开发富春江七里垅电站时,首次提及到了鱼道,[1]并进行了科学试验和水系生态环境的调查。鱼道发展的停滞主要是受葛洲坝

7、水利枢纽过鱼工程措施争论的影响,最终采取建设增殖放流站的方法来解决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保护问题。然而,部分研[8]究资料表明葛洲坝三个船闸的下游是鱼类积聚最多的地方,说明鱼类依然要本能的通过大坝上溯,这说明了仅仅设置增殖放流站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仅能缓解中华鲟珍贵鱼类的上溯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普通鱼类的上溯,更加谈不上维持河道的流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环保认识的深入,二次发展时期中,环境影响报告中要求具备条件的水利水电工程在新建与修复重建过程中增设鱼道[9]工程措施,以期达到生态修复与维护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