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ID:44175958

大小:4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19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_第1页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_第2页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_第3页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_第4页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中国电报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一、电报在中国的发展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讯息中说“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动荡不居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历史。”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新技术都创造一个新环境”也就是说,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各自孤立的两种东西,而是技术以特定的方式对社会关系进行结构组合,不同的关系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作为近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对它的研究应持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这种文化现象不但与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同科技发明产生及应用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

2、同社会制度、文化惯例,人类社会变动着的政治经济力量,人们使用科技发明的社会意向等紧密相连。(一)、晚清电报引进及发展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太平洋的一端一位名叫塞缪尔•莫尔斯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使用简单的电路通断规则构成编码信号的一种远距离消息传递组合设备”,莫尔斯用这一设备以著名的莫尔斯电码(MorseCode)拍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自此,作为重要近代科技——电报正式走进现实生活,对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当然,受到电报冲击的包括太平洋另一端的“天朝上国”——处于晚清时期的古老中国。(1)、

3、晚清电报的迎拒之路电报进入晚清的中国走了一条“据”与“迎”的艰难道路,从“据”到“迎”的转变折射出古老中国人逐渐有迷梦到半醒的变化,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震惊于近代科技的同时,也在探求学习利用西方科技的道路。从而使古老中国缓慢艰难的迈出了近代化的一步。西方的传教士、公使等带着“指针电报机”来到中国,但当时“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1859年,法国公使许诺寄送电报机,却被恭亲王拒绝认为是无用之物列入奇技淫巧、玩好之物当中。当时的大清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对这个西洋新事物基本上是拒

4、绝的态度,或认为是奇技淫巧,或认为有伤风水。电报所蕴含的对自然和时空的驾驭能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冲击。1861年俄国公使巴留捷克首先向清政府提出设立京、津间电报的要求,俄国带头,英美法丹麦等国家接踵而至,纷纷要求在华设线,清政府均以不便为由拒绝。这一行为清政府并非出于维护利权,而是对电报功效的茫然无知,就如当时一个翰林所言:“中国四千年来没有过电报,国仍泱泱大国也”。虽然整个清王朝自上而下都在抵制电报的传入,但历史的车轮并未被阻挡,电报终究还是进了沉睡的大清王朝,最初进入中国的是电报海线,然后陆地电

5、报逐渐铺设并扩展到全国。1870年,英国公使威妥玛照会总理衙门要求铺设由广州汕头、厦门、福州、宁波到上海的海底电线。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忻认为“重洋大海之中,外国自行其法,则国中国力所不能禁止者也,……尚可通融唯办。”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地书面各国请办海线的要求,正是清朝官员对领海权的无知,使电报线进入中国,先例已开各国竞相在中国铺设海线,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电信联络正式开始。列强通过铺设海线进而攫取了中国的海线权,同时还不断谋求中国内陆的电报权,他们擅自在内地架线,但都遭到清政府拒绝。19世纪70年代,随着海线的出现

6、,中国人对电报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并被动的利用电报这一先进的通讯工具。电报的作用逐渐得到王韬、郑观应等人的认可,他们由于曾经赴欧游历的经验,对电报快速传递信息的功能的认识较深刻。提出中国的六项急务是“裕商力,修兵备,固边防,造战舰,驻车路,没电音”。其中“电音”就是电报,把发展电报作为中国当前最紧急事物,可见对电报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先进人物对电报认识发生变化,清朝官员也改变了之前愚昧的认识。187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台湾的战争,战前,清政府依然是骑马的驿站传递信息方式,致使前线战报无法及时到达朝廷,消息闭塞。

7、仅能从洋人那里闻风日本攻打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通过传统驿站传递信息与李鸿章,商议军事事务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初步确立作战计划等准备妥当,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信息不通耽误军机。注定了不利的战争局面。这使得沈葆桢、李鸿章等洋务人士,开始思考洋人的通风方式,并逐渐生视电报的作用。在洋务派的推动下,1877年,中国第一条由台湾南部旗后港到鸡笼巷的自建电报线由丁日昌提议得到李鸿章支持的情况下建立,从此开创了中国电信业的新篇章。之后电报线在数省内铺设并设立于电报相关的电报学堂。光绪十年(1884年)电线由通州接到了京城,使电报发

8、挥了更大的作用。中法战争中,电报通信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中法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法战争之后,在胜利的鼓舞下中国电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据有关数据统计,从1884年到1899年我国共架设电线55000余华里,比中法战争前6年所修建的11060余华里年均增长了2倍多,在短短十几年间电报遍及十几省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电报网。(2)、晚清电报的经营模式自电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