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ID:441513

大小:29.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2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的文献回顾,对国内外相关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进行论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论。然后根据文献中的提到的管道泄漏风险的原因,结合管道的泄漏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评论,并最终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关键字:输油管道;泄漏;检测;风险评价;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强劲,油气储运业发展迅速,油品运输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继公路、铁路、水路及空运等方式后,近几十年年来又发展了管道输送。管道是一种重要的油品输送方式,它具有运营费用低、

2、能耗小、输送系统简单、基建投资少、建设数度块、施工周期短、受地形条件限制少、运输量大等优点,且可以实现连续不断输送,作业安全可靠、效率高,占地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发展迅速,工业化应用及推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长输管道的科学研究、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我国的长输油管道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实际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网,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新疆、和四川等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管道输油的优点日益突显出来,但其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可忽视。除了输送物料品种单一、只能单相输送外,

3、管道本身所处位置及其运行特性也决定了管道输送具有较高的风险。例如,输油管道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可以给管道造成事故隐患,如穿孔泄漏、火灾、凝管等事故,因此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能源的运输乃至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都是埋地铺设的输油管道,其深度一般都在冻土层以下,当管道因为腐蚀而发生泄漏时,很难被发现,而且不管输油管道哪一处发生泄漏,都必须全线关闭以进行维修。如果管道关闭时间过长,则很可能导致冷凝管事故。另外输油管道的埋设地点大部分在野外,穿越农田、河流等地,发生管道泄漏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甚

4、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或爆炸。6本文就管道运输的特点、泄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造成泄漏的因素及其特点,掌握管道泄漏的规律并加以风险评估。根据管道线路的地质条件、环境而定,划分风险等级,对造成泄漏程度严重的因素采取适宜的技术进行修复以减少经济损失。从而对今后管道防泄漏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保我国民经济“地下大动脉”的安全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输油管道泄漏的检测技术1.1基于硬件的检漏方法1.1.1直接观察法上世纪60年代,在国外已经开始对于管道泄漏漏检测技术开始研究,当时已进人商品化阶段,之后立即得到推广使用。我国在管道

5、泄漏检测这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被动的人工分段巡视检测,该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局限性很大,一般只能通过管道工人丰富的经验或动物的嗅觉来巡查管道,通过观察和嗅觉来判断泄漏漏有否发生,只有在管道渗漏处地表出现油迹、气味飘散,甚至只有当管道附近草木枯死时才会发现管道渗漏,该方法不利于事故应急救援。1.1.2超声波法若管道出现泄漏等情况,在管道中的流体将会被干扰,显著的变化的接收电压将会出现在换能器上。可以采集几个泄漏点的电压变化量,勾画出泄漏点与电压变化量的关系曲线,并且通过计算机求解出曲线相应的方程。按这种方式,以接收换能器上变化的检测

6、仪表电压为依据可以及时发现泄漏,进一步根据方程式进行准确定位。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出现和接收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电压的频率与谐振频率相符合时,超声波在介质中产生的驻波最强。当管道发生泄漏,接收换能器的电压会立即做出反映,以这种变化为依据发现泄漏,从而按拟合曲线或方程式进一步得到管道泄漏的位置信息。至于如何进行管道内部移动传感器的检测,因必须要分段停运才能进行检测,而且会产生偏大的定位误差,尤其是泄漏口外形上的差异,影响到泄漏声波的特征。因此从理论上讲,以这种方法来确定泄漏的程度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操作中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问题和信号的记录整

7、理并传输,而且,实际距离同步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解决。以至于,这种方法已然不能作为优选的检测泄漏技术。61.1.3放射性示踪剂检漏物法油气管道的放射性检漏技术是一项已经比较成熟并且进入实用阶段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是本世纪50年代初开发的,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1968年研究成功静态法检漏,1978年研究成功动态法检漏。输油管道的放射性检漏技术是将放射性标记物131碘或82溴加入输油管道内,当管道发生泄漏时,示踪剂随油品泄漏出并附着于泥土中,检测工人通过示踪剂检漏仪,在管道内部或地表沿线进行检测,并将漏出示踪元素的放射性记录下来。根

8、据记录曲线,可迅速找出泄漏部位。对微量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示踪剂检测技术也有很高的灵敏度,并可准确确定泄漏点。这种方法对微量泄漏检测的灵敏度很高,但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