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

ID:44140156

大小:5.2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10-19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_第1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_第2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_第3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_第4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概论第十二章环境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环境监测12.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12.2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12.3环境监测标准与指标12.4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12.5环境监测技术12.6环境遥感监测技术12.7案例研究主要内容什么是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及反映环境质量的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与环境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并确定其变化趋势。-注重理论和实际相联系12.1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12.1.1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概括为:-根据

2、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时空分布,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开展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人类健康、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服务12.1.2环境监测的分类12.2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12.2.1环境监测的要求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信息的捕获、解析、综合和传递过程。对其要求可概括为: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准确性(1)环境污染的特点时空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关系污染因素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社会评价12.2.2环境监测的特点(2)环境

3、监测的特点12.3.1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标准是获取正确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评价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则是减少监测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重要手段和条件。12.3环境监测标准与指标据专家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有700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10万余种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只能重点对部分污染物进行监测控制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优先监测12.3.2环境监测指标绿色

4、卡片物理性质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水质污染生物学指标水和废水监测项目溶解氧测定NOx、SO2测定微波测定CODBod测定常用采样器溶解氧采样器颜色的测定Ph值测定环境监测的基本采样与分析方法大气和废气检测项目根据优先监测的原则,选择那些危害大、涉及范围广、已建立成熟的测定方法,并有标准可参考的项目进行监测。表12-2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表12-1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项目第一类:汞、铅、镉、DDT及代谢产物,多氯联苯(PCB)第二类:石油产品、DDT以外的长效有机氯、四氯化碳、醋酸衍生物、

5、氯化脂肪族、砷、锌、硒、镉、镍、锰、矾、有机磷化合物及其他活性物质土壤污染监测项目12.4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12.4.1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基础资料的收集(2)监测断面的设置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且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图12-1)。(3)采样点位的确定设置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确定采样

6、点的位置和数目。对于江、河水系,水面宽小于50m,设一条中泓垂线;50-100m,在左右近岸各设一条垂线;100-1000m,左右中各设一条垂线;大于1500m,设5条等距垂线;较宽河口应酌情增加垂线数。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小于5m,水面下0.3-0.5m设一个采水点;5-10m,0.3-0.5m,河底上0.5m处个设一个采水点;10-50m,三个采水点;大于50m,酌情增加采水点数。♣♣♣♣♣♣♣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流经城市、工矿企业等污染较重河流、游览水域、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

7、12次潮汐河流在丰、枯、平水期各采样2天,分别在大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3次设专门监测站湖库,每月采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1次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4)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5)采样、监测技术和质量保证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水质监测所测得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数据,是描述和评价水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为保证水质监测数据

8、正确可靠,要求对环境监测的每一步骤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12.4.2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1)有关资料的收集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气象资料地形资料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监测区域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2)监测网点的布设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采样点数目布点方法按功能区划分的布点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先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稠密区和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