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

ID:44077413

大小:5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_第1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_第2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_第3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_第4页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和密度》复习提纲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2一个苹果约150三一头大象约6t_一只鸡约2血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岀物重,再通过公式m二G/g计算出物体质量。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

2、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①"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镶子向右盘里加减祛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寝平衡。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耘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③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3)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1、密度:1、定禺_单住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F质直密度。2、公式:e=pv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n?,常用单位g/cm3o这两个单位比较:2/cn?单位大。单位换算

3、关系:lg/cmjlO'kg/m'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读作1.0X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奸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X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P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垃性。5、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P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P与质量成正比。左图所示:P甲〉6、测体积量筒(量杯)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

4、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cm')量程、分度值。“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测固体的密痰:戶屋工具天平(沉入水屮:形厂状不Y规⑭积彳则b在水而:形状规则J具:刻度尺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也物体体积V二V2-V1.A、针压法(工具:卅筒、水、大头乍十)B、沉坠法:(工具:届筒、水、细线、石块)P=m/V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8、测液体密度:(1)原理:(2)方法:①用天平

5、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弋③称岀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④得岀液体的密度P=(mi-m2)/V9、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pV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P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练习:密度的几种特殊测量:1、有天平、烧杯、水,请测出一杯牛奶的密度(缺量筒)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②向烧杯内倒满水,用天平测出

6、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i;③把烧杯内的水全部倒掉,在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④牛奶的密度为:P=(m2-m0)•P水/(mi-m0)2、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写出简要步骤。(阿基米德原理)步骤:①用细线栓牢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i;②烧杯中盛适量的水,使石块全部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水中的重力G2;③石块的密度P=Gi•P7k/(Gi-G2)3、有一密度小于水的长方体小木块、烧杯和水,给你一把刻度尺能测出木块的密度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步骤:①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入水面上,

7、用刻度尺量出木块露出来得高度hi;②从水中拿出木块,量出平放时木块的高h2.③木块的密度P=P水•(112・hi)/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