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

ID:44063691

大小:132.8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18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_第1页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_第2页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_第3页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_第4页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会改革修宪案通过后宪政体制的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會改革修憲案通過後憲政體制的走向陳宏銘東吳大學博士候選人(初稿)刖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民主化進程與憲政改革是一體兩面的事,這個過程是在不斷變化的主客觀條件屮進行。但民主政體肇建,對憲法設計的總體變革需求卻未終止。憲法中核心政治建制的設計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中央政府體制,二是選舉制度;前者可謂一般狹義的「憲政體制」(本文以下所稱),主要指涉屮央政府行政和立法兩權的關係,諸如總統制、內閣制與半總統制(雙首長制)等型態的政府體制,並擴及權力分立原則下,「三權VS.五權」等總體憲政機關的安排。憲政體制居於阈家政治制度金

2、字塔體系的頂端,影響其他政治制度和結構的作用,但其運作也同時受到這些制度和結構的牽引,其屮尤以政黨體系和選舉制度等因索最爲明顯;而後者選舉制度之設計,並且是左右政黨體系形貌最爲關鍵的因素之一。因此,憲政體制和選舉制度的設計,便自然構成一九九O年代全球眾多新興民主阈家屮「憲政工程」的兩大支柱,兩者並具有相互牽引和依存的效雁。1以「單一選區兩票制」爲核心的選舉制度改革,已在去年八月二十三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屮初步實現,依照憲法增修條文所規定的修憲議程,將在五月十四日選舉「任務型阈代」,八月進行修憲案的複決。相對的,

3、關於憲政體制,即使經過六次的修憲,國人對其定位卻遲遲未能有共識,就連學術界和政治界對「現狀爲何種體制」,都還爭論不休。因此,未來憲政體制的改革,其難度猶甚於選舉制度,似乎更爲棘手,要怎麼改?甚至有沒有必要改?都成問題。目前看來,以選制改革爲核心所帶動的國會改革動力,將扮演當前及未來憲政改革的火車頭效應'其內涵和成敗'將左右阈內主要政治勢力的消長關係'並1常然'憲法屮基本人權的保障和強化、以及地方制度的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進一步牽引憲政體制的走向和改革需求。在這個思考的脈絡下,作者的引言即以修憲案通過後對於憲政體制可能的走

4、向和改革需求,作一很初步的展望,以提供與會先進和專家們進一步的討論和指教。當然,憲政體制的走向受到其它各種長期和短期的結構與策略因素所左右,並不僅僅受此次修憲案內容的影響而已。長期的因素中最爲重要者,除憲法原有的規範外,應是政治文化和兩岸關係的結構,不易改變。短期因素則不少,至少包括:第一、「扁宋會」綠橘合作、「協商內閣」、以及國民黨黨內關於下屆主席的競爭情勢,乃至年底縣市長選舉政黨合縱連橫等因素,對原有「泛綠」VS.「泛藍」結構和府會關係所造成衝擊或影響,進而牽動主要政治行爲者對於憲改和制度選擇的利益計算;第二、扁、謝

5、之「雙首長」的關係'也考驗行政院院長角色在未來憲改中可能的定位;第三、「任務型國大」的召開,政黨的合作的順利與否,對於下一階段憲改也有示範作用。但這些因素非這篇以制度爲討論核心的報告所能兼顧。二、選舉制度與選舉時程的牽引力我阈首度由立法院提出的,以國會改革爲核心的修憲案內容,其屮包括廢除國大、立法院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與公投入憲等多項重要憲政改革工程。本文以單一選區兩票制與立法院席次減半等攸關阈會改革的議題爲討論核心,並擴及立委與總統選舉時程調整的配套問題爲分析起點。(一)單一選區兩票制修憲案屮區域代表採單一選區制'

6、全或不分區及僑居國外或民部分則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分配當選名額;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且不得低於二分之一。選民投票時可同時領到「投候選人的選票」與「投政黨的選票」,就是所謂「兩票制」;至於當選名額則是兩張選票分開計算,互不影響,就是所謂「並立制」。席次分配爲:單一選區79席(含原住民立委),政黨名單34席,約7比3。以上,就是學界彳貫稱新選制的「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內涵。此一制度改革如果確立,將對政黨體系和憲政體系的走向產生以下微妙的影響:1・朝向有利兩大黨或準兩黨制的發展方向

7、阈內學界通說主張選制改革後,台灣將邁入兩黨制,小黨難以生存'而且此-效應業已在去年十二月的立委選舉屮展現,並勢將在未來更充分發酵。此一立論有其學理的基礎,因爲根據著名的杜佛傑定律之一(DuvergerZule):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促成兩黨制的形成。2但此論仍有瑕班,因爲立法院通過的修憲案包含了一部分比例代表制精神的政黨名單投票制度,是單一選區兩票制,而非2對杜弗傑定律的修正和討論'請參閱WemChenWu(吳文程),2001.“Duverger'sHypothesisRevisited",《東吳政治學報》12:41-7

8、3°「單一選區制」。選舉制度隱含的比例性愈高,有效的政黨數目也愈高。新選制屮政黨名單的部分雖然僅佔約百分之三十,但理論上仍提供小黨生存的空間。只不過和現制SNTV之多席次所具有的「半比例代表制」色彩相比,新制比例性確實較低,小黨生存的空間一定比現制小的多。相對的,國會屮有效政黨數降低,易形成阈會的多數,並有利政府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