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ID:44061203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_第1页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_第2页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摘要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马铃薯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庄薯3号、C55和冀张薯8号适宜在原州区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栽培,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中适宜的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品种;生育期;产量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农皿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水分条件,更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l-2]o为了适应改变了的农出生态条件,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选择马铃薯品和进行了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的比较试验。1材料与方法1

2、」试验概况试验地选择在彭堡镇别庄村三组某农户的责任皿中,试验地海拔高度为1701m,年平均气温6.8°C,>10°C有效积温2500°C,年均降水量350〜400mm,属半干旱气候。耕种轻壤质黑母土,前茬为小麦。参试马铃薯品种为克新18号、庄薯3号、陇薯3号、冀张薯8号、C55(粉吹雪)、青薯168。1.2试验设计试验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以庄薯3号作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6],3次重复,小区而积为33m2(3.3mxl0.0m)。1.3试验实施小区种植3垄6彳亍,行距55cm,株距33cm,排距

3、70cm,区距50cm,小区种植180株,保苗54540株/hm2。前茬小麦收获后深翻1次,秋季耙糠、覆膜,结合耙糠秋施农家肥37.5t/hm2o按照马铃薯目标产量进行配方施肥,施纯氮157.5kg/hm2、五氧化二磷105kg/hm2>氧化钾37.5kg/hm2,分别折合尿素342.45kg/hm2、磷酸二鞍228kg/hm2、硫酸钾75kg/hm2,氮肥2/3基施、1/3追施,磷、钾肥一次性基施[7]。试验于5月4日人工点播,播深8〜10cmo5月28H至6月1日出苗,8月22日至10月11日收获。2结果与分析2」不同

4、马铃薯品种生育期从生育期上看,各品种生育期长短不一。克新18号为早熟品种,生育期只有81d,陇薯3号和青薯168为中熟品种,生育期为106-107do冀张薯8号和C55为中晚熟品种,分别为119、111do庄薯3号为晚熟品种,生育期长达133d(表Do2.2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性状及抗逆性由表2可知,参试的6个品种中,庄薯3号(CK)地上部生长量最旺盛,植株高达81.3cm,A抗逆性强,主茎分枝数多,虽然单株结薯数只冇5.00个,但单株薯重和大中薯率最高,分别为0.73kg和78.00%,薯形整齐,黄皮黄肉,商品率高。其次是

5、C55,地上部生长旺盛,株高达到57.5cm,主茎分枝数多达8.9个,抗逆性较强,单株结薯数为5.20个、重量达到0.64kg,B大整齐,大中薯率占67.18%,商品率高。再次表现好的是冀张薯8号,抗逆性较强,单株薯重达到0.59kg,大屮薯率占65.36%。最次的是陇薯3号,抗逆性弱,单株结薯虽高,为5.80个,但小薯太多,单株重量小,大中薯率仅占49.13%o2.3不同马铃暮品种产量由表3可知,参试的6个品种屮,产量最高的是庄薯3号(CK),产量达到27312.12kg/hm2;第2位的是C55,产量达到26951.5

6、2kg/hm2,比对照仅减产360.60kg/hm2,减产率为1.32%;第3位的是冀张薯8号,产量为20154.55kg/hm2,比对照减产7157.57kg/hm2,减幅26.21%;产量最低的是陇薯3号,产量仅为17018.18kg/hm2,比对照减产10293.94kg/hm2,减幅高达37.69%。产量的高低与各产量性状相吻合。经方差分析,庄薯3号与C55产量水平差异不显著,与冀张薯8号差异显著,与其他3个品种达到极显著水平。冀张暮8号与克新18号产量之间差异显著,与陇薯3号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3、表4)。

7、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在雨水充沛的年份,参试的6个品种显示的产量水平各异。作为对照的庄薯3号,产量性状好,地上部生长旺盛,抗逆性强,薯形大而整齐,大中薯率高,商品性好,应大力推广应用。C55和冀张薯8号产量分别位于参试品种的第2、第3位,丰产性状好,抗逆性较强,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克新18号为早熟品种,大中薯率高,可作为菜用型早上市鲜薯应用。青薯168为屮熟品种,产量较低,抗逆性较弱,生产上可兼用。陇暮3号抗逆力弱,单株结薯虽多,但大中薯率低,产量低,生产中应予以淘汰。4参考文献[1]尹存宝,吕英,部彦茹,等.覆膜马铃薯

8、栽培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节肥的有效增产措施[J].内蒙占农业科技,2004(S1):135-136.[2]王茂喜,刘均霞•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37-38.[1]胡松,吴正凯,郑晓峰.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J].内蒙占农业科技,2007(4):37-3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