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

ID:44057558

大小:226.00 K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10-18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1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2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3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4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5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6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7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8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9页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_第10页
资源描述:

《民族学通论笔记演示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民族学通论第一单元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民族学是研究民族共同体的一门学科第一章人类的起源第一节人类起源的理论探索⒈劳动创造说⒉劳动“推动力”说⒊突变选择说第二节人类的远祖第三节直立人—真人的出现标志:第一个标志是人类体质发展的突破第二个标志是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第三个标志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以能人为代表的早期直立人的特征⑴手足进一步分化⑵脚部较发达⑶文化方面有砾石工具和粗制石斧第四节智人第三章人类的种族人类的种族(Racesofmankind)又称人种第一节种族的分类人种分类蒙古人种(Mongoloidrace)亦称亚美人种或黄色人种主要体

2、征:皮肤浅黄色,头发色黑形直,胡须和体毛较少,颜面扁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从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从粗壮到纤细过度的趋势,眼内角质多,有蒙古褶。赤道人种(Equatorialrace)亦称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俗称黑色人种特征为:发黑形卷,次生体毛一般不多,但大洋洲部分却相当发达,脸型较窄,鼻型低宽,唇厚额凸,身材高矮不等。欧罗巴人种(Europeoidrace)亦称欧亚人种或高加索(Caucasoid)人种,俗称白色人种主要体征:肤色一般浅淡,却多是褐色,毛发颜色不一,次生体毛发达,泪阜外露,鼻高唇厚。第二节种族成因第三节种族

3、和民族第三章语言与民族第一节语言的产生人体机制应具备的特征:⑴直立姿势的确定⑵大脑语言中枢的初步形成和发展⑶发音器官的完善第二节语言和民族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作为具体民族成员而使用语言的人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维系民族的纽带,而民族又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底座。确定一个族体的民族地位应考虑共同语言、地域分布、经济生活、文化特点和族体成员的意愿等因素第三节语言学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地位第四节民族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音位记音法词义分析法同源词比较法词源考证法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第一节经济文化类型的含义定义: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并且有近似

4、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作用首先,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于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这一概念和理论为世界民族分类这一重大的民族学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能够对考古学中的“文化”,“类型”等概念的形成和解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经济文化类型对于体质人类学材料和数据的搜集,分析和解释,也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于民族史志的撰写和讲

5、授2也能起到纲领性作用。最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还能为民族学走向社会,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并开辟出新的途径。第三节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第四节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基本框架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⑴山村刀耕火种型⑵山地耕牧型⑶山地耕猎型⑷丘陵稻作型⑸绿洲耕牧型⑹平原集约农耕型第二单元民族学的源流、研究方法和任务第五章民族学的源流第一节民族的概念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创立第三节西方民族学流派第四节苏维埃民族学派特点⑴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⑵对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⑶人类学(指体质人类学)与民族学相

6、结合⑷重视对国外民族的研究⑸对西方民族学的批判⑹重视民族学理论问题的研究⑺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⑻对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的研究第五节中国民族学发展历程第六章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第一节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节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特点社会性和多元性文化性和生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实践性和探索性艰苦性和变化性第三节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自观和他观宏观和微观社区和个案定性和定量专题和综合第四节民族学实用调查法 民族学实地调查法包含两层含义;广义上讲,它是一种方法论(methodlogy),狭义上讲,它是一种具体的方法(

7、method)最实用的调查方法⒈观察与参与观察⒉个别访问⒊调查会⒋问卷法⒌谱系调查法⒍自传调查法⒎定点跟踪调查法⒏文物文献调查法第五节民族学调查者素质的培养 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打破僵化模式适应新形势,建立新思维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具备应变能力第七章中国民族学的任务第一节近期中国民族学的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开展国内各民族的研究加强世界民族的研究继续开展国外民族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开展影视民族学(即影视人类学)的研究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研究开展民族文

8、物研究和建立民族学博物馆开展民族统计学的研究第二节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民族识别是我国民族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民族识别的科学依据与原则(192页)民族识别的成就与意义(192页、194页)意义(195页~19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