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

ID:44033182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_第1页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_第2页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_第3页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_第4页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现国家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吋,不需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合同效力可以自然或单方提前终止。根据解除主体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双方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三种类型。以上三种解除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如果操作不当,都存在相应的法律风险。一、双方协商解除的法律风险1、未签订书面解除协议;双方协商解

2、除劳动合同的,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可以捉出。但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提出的,用人单位则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无论是哪方提出解除,用人单位都应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用书面的形式将协商内容确定下来。一则规范用人单位人事管理程序,二则防止个别劳动者恶意仲裁(诉讼)。当然如果用人单位能够做到在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合同的过程中让劳动者主动申请辞职,确认解除劳动合同是由劳动者本人率先提出的,这样用人单位就会节省和应的经济补偿金。当然,这样对劳动者来说是不公平的。2、解除协议内容违法;在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中,其内容条款不得违法法律

3、强制性规定。比如约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不支付相关费用的情况下的竞业禁止,这样的规定由于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归于无效,如果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用人单位还要赔偿劳动者的全部损失。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风险;1、超过试用期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9条(…)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必须是在法定期限内做岀是否符合录用条件的决定,超过法定试用期就不能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2、试用期内无正当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用提前通知随时解除合同。但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这就要求用人

4、单位在录用员工时要做好工课,将招聘时的录用标准或条件明确并证据化。如在发布的招聘简章、招聘信息中应明确录用标准和和条件并由员工在入职时签字确认;在试用期届满前对员工考核评价的证据收集、保存等等。3、用人单位引用“缺陷”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笫39条(二)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最主要依据是“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实务中,仲裁庭(法院)裁审要求“规章制度”制订程序要合法,内容要合法、合理。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也要由用人单位來承担。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要想依“劳动者严重

5、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同吋满足三个要件:(1)规章制度制订程序合法;(2)规章制度内容合法合理;(3)劳动者严重违反。三者缺一不可。根据以上三个条件,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以下方面作好法律风险预防工作:(1)在制订规章制度时确保规章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同吋要经过公示程序并确保劳动者对规章制度业已了解、学习。(2)要使规章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要将“严重违反”例举、量化。(3)要收集、保存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凭证。比如:让劳动者本人岀具检讨书等等。用人单位滥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三)规定:严重失职,

6、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为了尽快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往往夸大劳动者对公司的损害行为,任意适用此条款,从而引发劳动争议纠纷走上仲裁(法庭)庭。用人单位如选择适用此条款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重大损失”做出明确的界定,通过规章制度等文件来确定哪些情况为严重失职,营私舞弊;造成多大损失算是“重大损失”。同时要对劳动者的上述行为进行证据收集与保存。这样就会将风险降低!4、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一女二夫”行为举证不能。《劳动合同法》第39条(四)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

7、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接触劳动合同。由此条款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要适用此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劳动者兼职并对木单位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如未造成严重影响,经用人单位提出且不改正的。本条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懂相关操作程序,不注意收集保存相关证据,是很难适用本条款来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选择此条款就要从长远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1)在规章制度屮规定不允许兼职;(2)对兼职行为核查并保存相关证据;(3)对因兼职严重影响木单位T作任务收集、保存证据。(4)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